Baidu
map

解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五个立面

作者: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时间:2009-12-23 10:06:08 [收藏]
相比“东方之冠”的中国馆、“艺海贝壳”的演艺中心、“盛开”6个阳光谷的世博轴等建筑造型极具视觉冲击的世博场馆,位于园区B片区世博轴西侧的主题馆却因其四四方方的盒子造型常常受
    相比“东方之冠”的中国馆、“艺海贝壳”的演艺中心、“盛开”6个阳光谷的世博轴等建筑造型极具视觉冲击的世博场馆,位于园区B片区世博轴西侧的主题馆却因其四四方方的盒子造型常常受到“冷落”。日前,记者遇到设计该“盒子”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们,他们自信地告诉记者,“明年五一,主题馆一定是世博园区内最受瞩目的建筑!”停顿了一会儿,又谦虚地加了一句,“当然中国馆除外。”

    主题馆将在世博会期间承担演绎、展示主题的重任。作为一个大型展馆,设计成规整的长方体,从使用的角度考虑,应该是最具使用效率的设计方案,由此,“盒子”造型被确定下来。为了将这一中规中矩的建筑赋予灵性,建筑师精心为主题馆裁剪缝制“外衣”,通过东、南、西、北及屋顶这五个平面,诠释了对中国古建筑的崇拜,对上海里弄的记忆,以及对未来绿色生态建筑的探索。

    南北立面

    质感的选材 现代的肌理

    在主题馆的工地上,记者看到,南北立面上,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安装玻璃幕墙和不锈钢板。而且,玻璃幕墙在里,不锈钢板在外。

    设计师邹子敬介绍,考虑到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会引起光污染,因此决定在玻璃幕墙外增加一层既具装饰性又能表现现代展览馆肌理的材料――压花不锈钢板。通过压花工艺产生的多样的肌理变化,减弱了表面一定会存在的细微不平整带来的视觉影响。压花不锈钢板在不同的角度看,光影会产生变化,深浅也会有差异,将为人们带来了更多色彩变化的观感。同时,压花工艺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变化,也将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据介绍,一块需要2毫米的不锈钢板才能达到的强度,经冲压后,只需1.5毫米厚的不锈钢板就能达到。于是,通过选用厚度偏小的不锈钢板,节省了工程造价。

    当然,省钱的地方不仅在此。记者注意到,在已安装上墙面的不锈钢板上,从下往上,每块钢板上依次镂空了边长从1米到20公分不等的正方形,令在其身后的玻璃幕墙得以“显山露水”,也为阳光进入室内提供“捷径”。同时,考虑到展览期间并不需要太强的自然光,因此选用了半透明半亚光的玻璃幕墙。而那些镂空下来“多余”的钢板也没有浪费,它们将被嵌在中庭的两侧内墙上做成凹凸肌理的拼贴装饰,起到了统一室内外装修风格的效果。

    东西立面

    绿色的景观 生态的演绎

    在东西两侧的外墙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菱形钢架子。今年秋天,架子上就将安装上无数种植了小灌木的模块,再经过一冬一春的养护,待到明年“五一”,两面墙上将绿意盎然,这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待建生态墙。

    记得主题馆开工之初,绿墙的面积被设计为7000平方米,后来又减为6000平方米、5000平方米,直到最近定下的最终方案――4000平方米,尽管面积在不断减少,但世界第一的头衔仍是“囊中之物”。

    主题馆设计绿墙的初衷却不是为了破世界记录,而是为了给东面世博轴上的游客提供一个更好的景观视觉,同时,切合本届世博会倡导节能环保的理念,垂直绿化的方案就应运而生了。

    越来越小的绿化面积也并非为了降低造价,而是从视觉的最佳效果考虑,4000平方米的绿色恰能饱了眼福,又不至于泛滥。原来,东西立面的长度为180米,绿墙将一直覆盖到接近建筑的顶端26米处,从世博轴看过去,如此大面积的绿色若没有变化,则会显得太单调。于是,设计师通过不断地修改、试验、论证,最终形成了4000平方米绿化的方案。首先在立面上布满菱形网格,形成背景;4种由深至浅的小灌木模块被从下往上依次嵌入菱形网格中,最下面的网格被全部铺满,越往上越稀少,直到最上方直接露出菱形网格。同时,模块摆放的角度也很有讲究,要向外偏20度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生长出绿叶能将模块覆盖。

    绿墙不仅仅是景观,也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夏季,可利用绿化隔热外墙阻隔辐射,并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降低传导;冬季,既不影响墙面得到太阳辐射热,同时可形成保温层,使风速降低,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在日本爱知世博会上,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绿墙不仅向人们展示这一全新的生态技术,也将垂直绿化的概念在日本进行了推广。爱知世博会前,日本的垂直绿化很少,到了今天,其垂直绿化的数量与技术已在全世界领先。可以期待,上海世博会上的这两面绿墙也将为中国的垂直绿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屋面

    里弄的韵律 斗拱的意境

    在整个世博园区里,主题馆的屋面面积虽是最大的一个,但其高度只有27米,站在中国馆的顶部或园区周边小高层上,都能一览无余,因此,主题馆的第五立面较之其他世博建筑就显得更为重要。

    屋面采用菱形高低错落有序的排列,与绿墙上的菱形网格相呼应,同时,由两个三角形对接成的具有空间高度的菱形,也是上海旧式里弄“老虎窗”的简化。这一片段,也正是上海城市肌理的主要特征,记载了上海的城市历史。里弄屋顶上呈现出的均匀的有节奏的三角形元素与主题馆的屋面肌理有着相同的结构韵律。

    如此大面积的屋面也为太阳能的利用提供了最佳场地。太阳能板被间隔地安装在间隔的菱形上,使得这一原本“难看”的材料,与建筑构件作了紧密的结合,让太阳能板真正成为建筑的一个部分,也构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据悉,太阳能板面积达30000平方米,总发电量为2.57兆瓦,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减少CO2排放量约2500吨。

    主题馆屋面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南北两侧均采用大挑檐,将中国古建筑中传统的大屋檐用现代的材料及手法进行新的诠释。通过两个倒三角形的面相接将立面与屋面作了过渡,也起到了类似斗拱的支撑作用。站在屋檐下,抬头向上望,似乎回到了斗拱雄大、出檐深远的意境。

    世博会举行的时候正是上海天气比较恶劣的季节,烈日高照和风雨交加都有可能发生;同时,考虑到在场馆外等候进场的观众一定很多,所以出挑18.9米的两个大屋檐将为主题馆增加近1万平方米的灰空间,满足了大客流等待的功能要求。

    然而,在挑檐的后续结构深化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却有了争执。原来,建筑的跨梁是根据短跨来确定的,其中,西展厅东西向的跨度较南北向小,因为,主结构的跨度是东西向的。但根据功能定位,挑檐的方向应该是顺着人流进入的南北向。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从结构学分析,挑檐应从主结构的方向延伸出去,但这个项目的设计却刚好相反,主结构是东西向,屋檐却要朝南北向出挑。

    为了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结构工程师不得不“违背”建筑结构原理,同意将屋檐沿南北向出挑。为了达到力学的平衡,设计师在挑檐的最外侧增加了一排人字柱,既成为屋檐的支撑,同时经过优化设计,造型纤细的人字柱也形成了一个序列感十足的景观。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