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米塔尔进入中国钢铁市场 向新兴市场扩张

作者: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时间:2009-12-23 10:02:53 [收藏]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遭遇上下游双重挤压的中国钢铁业,蕴藏着无数并购重组的机会。
      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安赛乐米塔尔,选择在这个时代再度加码中国市场,并非偶然。米塔尔之心,正如其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阿帝塔?米塔尔专门印制的中文名片上的一句话:“塑造钢铁业的未来。”
      9月19日,安赛乐米塔尔主管兼并重组的副总裁昂杜拉(Ondra Otradovec)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在四大洲2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业务范围覆盖了全部重要钢铁市场,但是在亚洲市场,我们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和地位是非常不足的。我们希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的业务在中国也能够快速增长。”
      全球并购
      安赛乐米塔尔的身体里流淌着并购的血液。昂杜拉表示:“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并购,然后变废为宝。”
      1989年,米塔尔的前身LNM控股公司,在多巴哥收购了一家严重亏损的国营钢厂后,初尝甜头,从此确立了“兼并和改造亏损国营企业”的经营路线。
      转折性的机遇发生在2003年,LNM抓住当时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和马其顿国营钢铁企业私有化的时机,通过收购获得了这些公司的控制权。
      2004年,LNM又趁南非最大的Iscor钢铁公司经营不景气之际,获得后者50%的股份和管理权,与之合并后改名为米塔尔钢铁公司(Mittal Steel),Iscor钢铁公司改名为米塔尔南非钢铁公司(Mittal SA)。
      接下来,米塔尔钢铁公司“像一部吸尘器一样,疯狂吸走了世界各地的破铜烂铁”――以45亿美元收购美国俄亥俄州国际钢铁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以45亿美元收购乌克兰Kryvorizhstal钢厂、以45亿美元用于14个国家的900多项工程。
      至2005年,米塔尔钢铁公司已由印度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钢厂,摇身一变为世界最大的钢铁集团,年产能达6300万吨。
      2006年,米塔尔钢铁公司做出了一个让世人震惊的举动――以343亿美元并购钢铁“老二”安赛乐,钢铁业巨无霸安赛乐米塔尔从此诞生。
      合并后的安赛乐米塔尔表示,将继续整合世界钢铁业,并计划进军中国和印度两大亚洲市场,业内人士预计,这将引发亚洲钢铁行业更多兼并收购。
      昂杜拉表示:“2008年,除了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并购,我们还将继续在墨西哥、巴西、中国、澳大利亚等地开展并购重组动作。”昂杜拉认为,在钢铁业,依靠并购的公司比那些依靠有机增长的公司增长更快,中国的宝钢和鞍钢就是很好的例子。
      然而,这一系列疯狂的并购背后,是巨大的风险和高昂的成本。但昂杜拉表示,米塔尔的秘诀在于,拥有一套系统的机制,为每一个并购提供控制成本的基准,“我们有一套指标,对应并购的每一个环节,随着并购的发展,我们现在试图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降低并购成本,具体包括财务和管理两个方面的创新。并购前首先要全面调查,其次要合理估值,得到政府的支持,然后进行无缝整合。”
      2008年,截至8月31日,米塔尔完成的并购交易额已经到达了60亿美元,业务涉及60多个国家,工厂基地共27个。
      昂杜拉表示:“我们有一个三维增长和可持续增长战略,三维增长战略主要包括产品、地域、价值链三个方面;可持续增长,包括投资和目标收购。”
      关于未来的并购计划,昂杜拉:“首先我们要完善现有的企业和设备,到2010年我们的产量要达到2000万吨;其次,我们要建设新的厂家,比如在印度、沙特、土耳其等地建立新的厂家,到时候我们希望这些新厂家能达到2400万吨的产能。新旧项目投资完成后,我们预计我们的产能将达到1.5亿吨,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并购。”
      这家并购足迹遍及全球的钢铁巨头,如此总结其成功秘诀:在最合适的时机去收购与合并;用最精明的经营手法壮大那些被收购的企业。
      中国机会
      而此时,进入发展低潮的中国钢铁业,再次给安赛乐米塔尔提供了这样一个“最合适的时机”。
      安赛乐米塔尔对中国钢铁业来说并不陌生。事实上,它在中国钢铁业合资、并购的力度、深度、广度和所追求的目标,已让业界为之侧目。
      昂杜拉表示:“我们选择中国,是因为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其他国家的两倍,我们希望能加快在中国的发展速度。”
      目前,在中国钢铁业,米塔尔对湖南华菱参股33%,对中国东方集团参股28%,并在北京、上海、成都、乌鲁木齐、广州和香港设有办事处,在上海、广州、天津和武汉设置了基础工程解决方案部门。
      此前,米塔尔拟以2.6亿美元收购山东莱钢股份38.4%股份、洽谈并购包钢和八一钢铁等中国北方钢铁企业、有意收购鞍钢20%-30%的股份均遭拒绝,对湖南华菱和中国东方集团的参股也是一再退让之下取得的结果。
      但昂杜拉并不掩饰安赛乐米塔尔在中国还有更大的“野心”――控股。“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主要以合资与分销两种方式进行,投资额将超过15亿美元,但我们最终想在中国达到控股的目的,这一点还需要得到中国政府的合作。”
      米塔尔在中国的经历,只是中国加强钢铁行业跨国并购监管的缩影。2005年7月20日正式颁布实施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对外资在产权、产量、资金实力等方面做出了严格限制:境外钢铁企业必须具备钢铁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年产量必须达到1000万吨以上。
      虽然,米塔尔达到了上述标准,但控股目前看来依然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国信证券钢铁业首席分析师郑东表示:“最大的阻力来自政策,钢铁业基础行业的性质决定了政府很难对这一块轻易放开,其次,国内大型钢企也将对其形成牵制。”
      9月8日,米塔尔总裁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N.Mittal)在新加坡参加2008年福布斯全球行政总裁会议时表示:“我们目前全球收购的最大障碍就在中国,我们试图扩大购置在中国的资产,但中国不鼓励外国投资者进来的时候来个大动作,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没有足够的运气。”
      但米塔尔并未就此罢休,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米塔尔正以中国东方集团为平台,在中国寻找新的合作对象。
    亚洲布局
      整个亚洲市场都是安赛乐米塔尔的希望之地,其中的重心是中国和印度。
      亚洲,最吸引米塔尔的是利润空间和原料。
      昂杜拉坚信,亚洲市场是一块尚未开发完全的宝地,“亚洲的人均消费钢和北美、欧洲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亚洲对钢材的需求量会随着增长。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东欧,人均消费钢100-400吨左右,而发达国家,比如日本,达到了人均500吨左右。我们预计,中国和印度的平均消费量将会跨入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增长到300-350吨左右。”
      2005年6月,米塔尔完成了哈萨克斯坦铁米尔套(Temirtau)钢厂的扩建,生产能力达520万吨,生产的钢材专向中国出口。
      2006年7月9日,米塔尔表示将斥资87亿美元在印度建造一个年生产能力达1200万吨的钢厂,目的是“为了控制铁矿石采购成本”。这一举措,传达了其对亚洲市场的重视。
      业内人士分析,米塔尔此次在印度奥里萨邦建厂,主要是为了与正在该邦建厂的韩国浦项钢铁公司进行竞争。米塔尔方面也曾对外表示,“公司将与奥里萨邦政府签订合约,米塔尔在与相关官员接触后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亚洲市场,这对于企业保持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商地位意义重大。”
      但印度政府推迟了向米塔尔钢铁集团和韩国浦项钢铁公司颁发采矿许可证。
      9月10日,米塔尔方面表示,公司在未来的10年将在印度东部的Jharkhand和Orissa投资200亿美元建造两座钢铁工厂。这两座工厂将会生产约2500万吨钢铁,但由于监管机构批准许可证的推迟,公司在印度的项目成本将上升50%,正在寻求向其他新兴市场扩张。
      米塔尔亦希望加强在东南亚市场的战略地位。2008年5月,米塔尔方面表示正考虑在印尼最多投资100亿美元。但其与印尼国营钢铁生产商喀拉喀托钢铁公司合作的计划,遭到了拒绝。
      尽管暂时受挫,但昂杜拉表示:“我们为此要做更多的工作,但是我们的愿望不会改变。”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