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寻找中国钢铁业并购整合的受益者

作者: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时间:2009-12-23 10:02:01 [收藏]

    3月19日上午,湛江市政府收到了盼望多时的好消息:国家发改委正式同意广东省与宝钢集团开展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一个规划了20多年的钢铁生产基地终于获得了“准生证”。更引人瞩目的是,这是4年来发改委第一次在一个钢铁新建项目上盖章。与此同时,发改委亦批准宝钢进一步兼并重组韶钢和广东钢铁集团。

    市场传来的更高调的信息是,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与武钢、包钢、首钢、太钢四家钢铁企业负责人在集体接受采访时一致宣称,2008年起中国钢铁业将迎来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重组浪潮。

    不难寻找到中国钢铁业加速整合的痕迹。在整个2007年,宝钢收购新疆八一钢铁;沙钢拿下河南永兴钢铁、江苏永钢和常州鑫瑞特钢;武汉钢铁则将昆明钢铁收入囊中;安赛乐米塔尔与中国东方集团缔结收购盟约;济南钢铁和莱芜钢铁也合并在即。

    当中国在1998年决定启动房地产市场以来,亦催热了钢铁产业。遍地而起的炼钢高炉让人想起1950年代的大跃进,结果?这场并非为满足政绩指标而是纯粹为追逐利润而生的新钢铁运动使一批中小型企业意外崛起。这一切不仅使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也为雄心勃勃的少数几家钢铁制造商带来了并购机会。

    史诗般的中国钢铁业整合时代已经来临,宛如19世纪末美国故事的翻版――在那一过程中,包括安德鲁?卡耐基(AndrewCarnegie)和JP摩根在内的钢铁业和金融业巨头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公司:美国钢铁(USSteel)。

    “现在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刻,钢铁产业整合一定会在两三年内达到某种高潮。”武钢集团专家入口发言人白方告诉记者。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铁矿石、煤、焦炭和海运费的连年飞涨,以及国际铁矿石巨头和钢铁巨头的加紧整合,都使得中国钢铁业进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是,对宝钢等中国几家大型钢铁制造商来说,成本压力意味着强者恒强,那些抵抗力弱的中小型企业则成为并购整合的对象。

    其实,2005年《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前后,中国钢铁企业的重组已经开始,以宝钢、鞍本钢铁、首钢、武钢为核心,以各省内部整合为突破口的钢铁重组初见成效。但是,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分配阻碍了重组深入以及更高级别整合的到来。而2008年被认为是打破这一僵局的关键一年。

    但是,对于要和千百万消费者打交道的消费电子制造商来说,这可能不是好消息,它们将面临是否将上升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难题。2月末,宝钢将冷轧钢材的价格上调了17%,受此影响,银河证券分析师李丹说,这将使主打产品为微型轿车的汽车厂家面临灾难性后果,因为它们已经没有多少降低成本的空间。

    不过对投资者来说,这将在这个之前分散、弱小和混乱的市场上诞生一批更具稳定投资价值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有能力实现全球化运营,并将拥有更大的定价权。国泰君安证券最近的研究报告指出,整合可能会由几家大型国有企业率先发起,比如宝钢和武钢;而地区性的钢铁公司预计将通过并购另外组成三家钢铁集团。

    强者恒强

    在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钢铁行业分析师郑东看来,从1998年起,中国钢铁业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2004年之前是扩张阶段,大量新建钢铁项目和不断涌入钢铁行业的资本带来巨大的产能扩张,同时带来高能耗与环境问题。2004年,国家开始对钢铁行业实施宏观调控,对江苏铁本钢铁的处理成为当年的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遏止了钢铁投资过热的势头。

    从2005年到2008年的第二阶段,是存量资产增长和产品升级换代的阶段。在没有新建项目的情况下,钢铁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实现结构调整与升级,中国从钢铁进口国变成了净出口国。在这一阶段,幸存下来的民营钢铁企业的增长几乎比行业平均值快一倍,致使中国前10大钢铁企业在全国总产量所占的比重有所收缩。2004年,中国规模前10位的钢铁企业的产量还占到总量34.7%,到2005年下降至33.6%,2006年又降到了29%。

    现在,则进入并购重组的第三阶段。而宝钢则是业界最看重的整合者之一。“宝钢的整合一旦有突破性进展,将会对整个行业产生示范作用。”郑东说。

    与2005年前后中国几个主要钢铁大省首先开始的内部整合潮不同,宝钢从一开始就沿着跨区域并购的思路推进。宝钢计划到2012年,产能从目前的2000多万吨增加到800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500亿美元以上,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三强。

    在国家不批准新建钢铁项目的情况下,这样大规模产能扩张只能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在西部,宝钢以现金方式向新疆八一钢铁增资30亿成为控股股东;在华北,宝钢与马鞍山钢铁签署了战略联盟框架协议;在北方,宝钢通过资本市场成为包钢股份第三大流通股股东,并与酒泉钢铁展开密切接触,同时注资邯钢,联盟太原钢铁;在南方,宝钢一直在推进重组广东钢铁集团和韶山钢铁集团,同时洽购江西新余钢铁。

    与宝钢四面出击不同,武钢集团推出了中南部战略,2005年并购广西柳钢,随后与柳钢合作推动建设防城港1000万吨钢铁基地;2007年,武钢以现金方式入股昆明钢铁,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从而在中西南地区形成战略框架。

    首钢则在2005年重组了贵州水钢,但主要精力仍放在与唐山钢铁行业的整合上,并与唐钢建立了合资公司;河北钢铁本身在掀起大规模的内部整合,试图打造南北两个钢铁集团,邯郸钢铁、石家庄钢铁、邢台钢铁等计划组成的河北南部钢铁集团也将在未来1-2年浮出水面。

    可以说,通过2004年至2008年的整合,宝钢、鞍钢、首钢、新唐钢和武钢基本确立了自己的战略定位和“势力范围”。但是,“问题在于,钢铁产业集中度仍然太低,中国是铁矿石最大进口国,上千家小钢厂与大企业争市场、争资源,导致在铁矿石谈判权上中国没有很强的话语权。”武钢集团发言人白方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的千家钢厂中大部分将卷入重组或归于破产。

    在这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外资钢铁企业早已蠢蠢欲动。2007年,安赛乐米塔尔公司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中国东方集团的大部分股权,从而掌控河北津西钢铁;2008年,俄罗斯Evraz集团则计划收购河北德龙钢铁;韩国浦项制铁和日本JFE株式会社也在推动多个合资项目。

    一部分地市级钢铁企业有望成为未来最被追捧的重组对象,比如全国500万吨钢以上的团队成员中的北台钢铁、国丰钢铁和新余钢铁。上海复星集团就曾尝试对年产400万吨的杭州钢铁和300万吨的青岛钢铁进行并购。此外,具备3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重庆钢铁也很容易成为争夺对象。

    已具有78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攀枝花钢铁自主发展意愿较强,未来可能成为周围钢铁企业的整合者,但亦或成为宝钢、武钢等一线集团的整合对象。

    在诸多“猎物”中,那些处于钢铁高消费区的销售大户和拥有铁矿山的企业将成为争夺的主要对象。优质钢铁的制造商也会具有吸引力,原因是中国的大型钢铁集团希望改进产品结构,降低污染,提高利润。比如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特种钢生产商,并拥有全国最大的电渣钢生产基地,去年实现营业收入57.67亿元,同比增长68.16%;利润总额5.07亿元。宝钢就曾公开表示过对西宁特钢的并购兴趣。对其来说,西宁特钢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丰富的铁矿、煤矿资源,可填补宝钢在特钢方面的弱势。

    证券分析师认为,同市场中的其它股票相比,中国钢铁类股的股价相对较低。该行业基于去年收益的平均市盈率为23倍,远低于A股平均60倍的市盈率水平。

    根据钢铁产业政策,到2010年,通过联合重组,中国将形成两到三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同时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国际钢铁行业这一轮兼并重组的发展态势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说,“我们关注米塔尔和安赛乐这样的合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对中国钢铁行业而言,兼并重组更是下一阶段发展的主旋律。”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