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河北首倡环渤海钢铁经济圈

作者: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时间:2009-12-23 10:00:38 [收藏]

    拟三步走完成本省钢铁业整合,但能否与山东、内蒙古等其他省份联动,业内人士认为税收、股权等障碍尚难逾越  目前,河北省已经制订了完整的计划,将以“先整合后改造,积极扶持、壮大、发展一批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提高产业集中度”为指导思想,在三个层面上引导和推动全省钢铁企业进行重组。
    环渤海钢铁经济圈的设想“看上去很美”:五省二市(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北京、天津、内蒙等)的钢铁产量占全国的二分之一,如果做到同一个声音说话……
    11月15日在天津,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这一计划的推行,将有利于提升环渤海地区钢铁企业的发展,促使环渤海地区钢铁企业的优势集中释放。
    但业内多方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构建环渤海钢铁经济圈的设想是好的,但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如税收、股权等。
    钢铁经济圈构想
    记者采访获悉,环渤海钢铁经济圈是在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兰格钢铁信息网在推动。在11月15日的环渤海钢铁市场论坛上,多家钢铁企业初步表示了合作意向。
    宋继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环渤海钢铁经济圈不是空想,因为在国内钢材市场上,环渤海钢铁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去年全国钢铁企业累计粗钢产量排名前15位中,环渤海地区占8家。环渤海地区还有资源和港口交通等优势,表明环渤海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在全国钢铁工业盘子上举足轻重,抓好环渤海地区钢铁工业发展,就等于控制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半壁江山”。
    宋继军提供的数据表明,环渤海钢铁企业钢铁产量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以去年为例,根据对环渤海地区31家重点钢铁企业的调查统计,累计生产钢材9494.47万吨,比2003年增长8.7%,产量占环渤海地区五省二市总量的71.09%,占全国钢材产量的31.93%.预计今年五省二市的生铁产量将达1.7亿吨左右,粗钢1.7亿吨,钢材1.65亿吨,分别占全国生铁、粗钢、钢材总量的54%、51%、46%.宋继军等人认为,环渤海钢铁经济圈至少在四个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环渤海钢铁经济圈的形成首先是五省二市(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北京、天津、内蒙古)的资源共享。
    资料表明,环渤海经济圈钢铁原料资源丰富,铁矿储量占全国58.5%,2004年铁矿石产量22593万吨,占全国74%,焦炭产量10578万吨,占全国59.6%.徐向春说,今年早些时候,山西焦炭的企业曾有意和河北的钢铁企业合作,也希望有一个稳定的买主,而河北的钢铁企业也希望找到直接供应渠道。
    面对焦炭市场剧烈波动,山西、河北行业管理部门及企业就焦炭长期供应及价格进行协商,期望建立长期稳定关系。
    其次,钢铁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集中。环渤海钢铁经济圈的形成,首先是各区域内的钢铁企业进行重组,形成大的钢铁集团。
    以首钢为例,首钢的搬迁将会提升唐山辖区内产品结构的升级,继而会加大产业集中度。
    第三,可增大钢材价格话语权。华北五钢厂首钢、唐钢、宣钢、承钢、天钢每月召开月度价格研讨会,共同商议确定北京市场的建筑钢材订货、结算价格,以协调钢厂之间的市场行为,共同占据华北市场的主导地位,该价格对全国建筑钢材价格亦有指导作用。一旦形成环渤海钢铁经济圈,华北五钢厂在全国的价格主导权也将进一步加大。
    第四,环渤海钢铁经济圈对于各区域内的钢铁企业重组也有积极作用。根据市场趋势,钢铁企业重组是不能回避的,在这个前提下,环渤海钢铁经济圈将会考虑更多钢铁企业的现状进行横向或纵向跨区域联合。
    这比企业之间孤立的重组优势加大。
    宋继军表示,环渤海地区钢铁企业相对比较集中,钢材品种比较齐全。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钢铁企业多而分散,钢材市场更是多而小且又分散。充分利用这些相对集中的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和环渤海周边地区钢材消费量大(据预测钢材消费量为1亿吨)的优势,通过环渤海钢铁经济圈的形成,来促进环渤海地区钢铁企业的持续发展。
    河北三层面整合
    “构建环渤海钢铁经济圈第一步就是要重组,各区域钢铁企业的重组是必须的,河北已经起到表率作用,钢铁企业的重组已经到了最后关口,并推出了整合方案。”宋继军说。
    据宋继军介绍,目前河北省已经制订了完整的计划,将以“先整合后改造,积极扶持、壮大、发展一批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提高产业集中度”为指导思想,在三个层面上引导和推动全省钢铁企业进行重组。
    宋继军对记者说,第一层面的整合是组建两个大钢铁集团。在河北省南部,以邯钢为主,整合石钢、邢钢以及部分其他钢铁企业,建成南部大型钢铁集团;北部以唐钢为主,整合宣钢、承钢以及部分其他钢铁企业,建成北部大型钢铁集团。
    第二层面的整合,重点推进唐山、邯郸两个地区的钢铁企业整合。按照初步规划,唐山市到2005年底,现有的57家钢铁企业整合到30家,进而到2006年整合到20家,2007年整合到10家。邯郸市到2007年,将现在40家钢铁企业整合为4家大型企业集团。
    第三层面的整合,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独立的炼铁、炼钢、轧钢等企业以工艺链、产品链为纽带,通过互相持股、参股等形式进行整合,或与钢铁联合企业进行重组联合。到2010年,河北钢铁企业数量将由现在的202家整合为40家左右,届时全省排名前10位企业钢产量将占全省总量的75%以上。
    记者采访获悉,河北省钢铁工业布局将进一步突出唐山、邯郸两个重点地区;张家口、承德、石家庄和邢台地区,主要是围绕现有大型骨干钢铁企业专业化生产进行改造升级,形成各自特色;其他地区则不宜再发展钢铁冶炼和热轧生产,可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冷加工和精深加工钢铁产品,拉长产业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世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的钢铁业重组确实到了非常必要的时刻了,而河北省钢铁企业又是比较多的,也存在着比如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指标等问题需要改进,越是及早推进重组,对钢铁企业的发展越是有利的。应该组建大型的钢铁集团,不应以规模扩张为发展道路,而应当转变增长方式,向纵深加工方向延伸,这是钢铁企业的出路所在。
    河北钢企重组模式选择
    据消息人士透露,河北省国有钢铁企业的重组,可能比较倾向于上海宝钢的模式,但该方案需要发改委批准。而民营企业的重组,在打造强强联合的基础上,亦希望树立一些标杆企业,为日后的上市做铺垫。
    根据《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河北省钢铁工业的发展构想是以建设钢铁强省为目标,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调整产业布局,适当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全面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推动企业整合重组。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佟林德告诉记者,企业之间的重组首先要考虑到地域优势,还要考虑到被兼并企业的实际情况。因为每一家企业的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重组方面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淘汰产能落后、规模小的企业是一种趋势,而国有钢铁企业之间的重组也是政策倡导的。
    污染大、能耗高的小钢铁企业不符合钢铁新政的准入门槛。当钢铁市场价格有很大变化的时候,这些企业可能就会率先出局。
    业内人士认为,河北省钢铁企业淘汰重组、结构调整后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对钢铁行业的升级换代是有益的。钢铁企业的重组,并不意味着让民营企业完全出局,民营钢铁企业也并非没有空间。
    早在今年5月,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在唐山地区就开始了整合。先是唐山丰南小集地区6家企业整合为瑞丰钢铁有限公司,紧接着唐山滦县、滦南、丰润等跨县区的4家钢铁企业进行整合方案已经批准;迁安、玉田、遵化、古冶区等县区也基本完成了本区域钢铁企业整合方案。
    最新信息表明,截至目前,唐山市钢铁企业已由去年的57家减至35家。通过重组整合,不仅从产品结构上进行了调整,而且企业的规模和实力也大大增强。
    山东一位不愿具名的钢铁企业总经理对记者表示,河北钢铁企业的重组很有示范效应,一旦成功对于环渤海钢铁经济圈的形成会有积极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说是可以推动的,但也不可能短期完成,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下,还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
    税收障碍尚待逾越
    “最终的目标就是让环渤海地区的钢铁企业在市场上相应的位置,无论是价格还是产品,都拥有话语权,并且带动辖区内的钢铁企业共同发展,并最终走向国际市场。”刘长庆说,“但事实上,构建环渤海钢铁经济圈的第一步,即重组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第一步迈得并不顺利,那么环渤海钢铁经济圈的设想将面临的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甚至可能会落空。”“我认为河北省钢铁业的重组是应该推进的,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重组这条路可能走得比较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对记者说,这些问题即出资人不到位、市场供大于求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重组就触及不到核心。他表示,“这不仅仅是河北钢铁企业重组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各地的钢铁企业都面临的问题。”“构建环渤海钢铁经济圈是好的,但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一位不愿具名的河北钢铁企业的老板向记者表示,首先就是民营企业的重组存在的难度更大。民营企业都不想被别人吞掉,但如果达不到规模可能又无法生存,在这种情况下,能生存一天就要想办法生存,哪怕是利润减少,只要还是有利可图。和国企重组的可能性比较小,小规模的企业国有企业,本身就看不上,价格不合适,民营企业也不愿意重组。
    这位老板认为,即使是目前这种局面,这些企业也是有生存空间的,为什么非要选择重组?换句话说,重组之后股权结构如何权衡,利益如何分配这都是无法避开的事实,而这也是重组的难题所在。
    业内人士表示,钢铁企业的重组首先面临的是税收问题,尤其是跨区域的重组更为突出。其次是地方保护,谁都不希望自己属地的企业被别人兼并。还有就是如果小钢铁企业有生存空间,为什么非要走重组这条路?即使勒令停产,当市场行情好转的时候,可能又会偷偷生产起来。不走重组这条路,同样可以生存,这些都是企业不愿重组的症结所在。
    吴溪淳也认为,钢铁企业重组最大的难题是税收问题,归属地到底该归谁?
    这会涉及到其中一方面的财政减少。
    “重组大局已定后,其他问题需要在重组过程中解决。环渤海钢铁经济圈是可行的,因为在未来的钢铁走势及发展模式上,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宋继军表示。(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