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地震灾区超七成群众最关心何时住进永久性住房

作者: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时间:2009-12-22 21:00:27 [收藏]


     经过近3个月重建,灾区群众的生活怎么样了?9月18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发布了“5?12地震灾区居民生活监测”二期结果。调查显示,超过半数(52.3%)群众预计恢复正常生活需要两年以上时间。

      而在地震发生半个月之内的首期调查中,近半数受灾群众(46%)预计半年内即可恢复正常生活。经过近3个月的重建期,灾区群众对于重建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理性认识。

      本期结果来自于对绵阳、绵竹、安县、都江堰、彭州、成都等地784名受灾群众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当地多名政府官员和部分受灾群众进行的深度访谈。

      经过近3个月重建,灾区群众各方面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住房条件。当被问及“哪一方面改善最显著”时,住房条件以42.5%的提及率位列第一。但进一步追问“目前最需要改善的方面”时,住房条件以38.9%的提及率依旧位列第一。

      前期安置阶段快速搭建的大量板房,有效解决了灾区数百万居民的暂时居住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群众需求的变化,目前板房在便利性、舒适性、人性化等方面均难以满足需求,特别是生活便利性方面。调查显示,五成以上的受访者目前最希望得到的帮助就是完善或增加板房区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

      “现在厨房是建好了,但离得太远,不方便,我们现在一般在板房里做饭,这样又不符合规定,因为使用的电器太多,电压不够,老跳闸。都住了两三个月,做饭还是很麻烦。”都江堰勤俭小区一受灾群众说。

      洗澡和上厕所也是一个大问题。该小区另一名受访者说,“有专门洗澡的地方,但不是总有热水,什么时候有热水也说不定,就是看见有人端盆去洗,就赶紧跟着去,人特别多。有时候洗到半截就没水了。还有晚上起夜也不方便,因为厕所离得很远。”

      随着冬季的到来,这些基本生活问题的不方便会越来越明显。什么时候能住进永久性住房是灾区群众目前最关注的问题(77.2%),也是他们认为生活恢复正常的重要标志之一(62.6%)。

      本次调查考察了18~55岁灾区群众的就业情况,52%的人表示目前没有工作,41.4%的人开始从事以前的工作,6.5%的人找到了新工作。此年龄段群体目前最希望得到的帮助,首先是住进永久性住房(77.2%),其次就是希望得到工作机会(48.3%)。

      调查发现,虽然在各个板房安置区均张贴有企业招工简章,但招工对象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很少有针对年龄偏大群体的招工。对口地区就业援助中存在生活适应困难问题,以安县为例,该县对口援助地区是辽宁,虽然招聘条件优越,但当地居民对于能否适应北方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心存疑虑,影响了劳务输出量和就业比例。还有部分群众因住房补偿政策未明确而不愿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务输出量和就业比例。安县驿安小区一农村受灾群众说,“我们现在没有房子,如果政府给我们规划房子的事情,有什么补助和政策的话,必须要有人在家里,否则来不及。所以我们就只能在附近打工,我就是在绵阳做临时工。”

      解决就业问题,一是创造就业岗位,二是就业能力再塑造和适应问题,后一点对于灾区就业工作尤为重要。灾后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与灾前有所不同,旅游产业、建筑行业均会存在较大用工需求,特别是建筑行业技工稀缺,建筑小工日工资几乎是震前的两倍,还存在用人缺口。还有一些资源优势,如年画、刺绣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也会导致新的用工需求。

      因此,针对性就业技能培训相当必要,在“目前最希望得到的帮助”和“希望居住小区组织何种活动”中,分别有21.1%和27.6%的群众明确提到了就业技能培训的问题。政府部门、NGO组织、用工企业等均可作为提供就业培训的主体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