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日本7.2级地震为何比四川汶川8.0级灾情轻微?

作者: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时间:2009-12-22 21:00:22 [收藏]

    [face=楷体_GB2312]导语:
    日本东北部发生7.2级地震,但灾情却远比上月四川8级大地震轻微。
      当地时间14日上午8点43分,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和宫城县等地发生里氏7.2级地震,岩手、宫城、山形、福岛等县共有100多人受伤,有多条道路出现塌陷,此外还有桥梁坍塌和民房倒塌的现象,日本气象厅起初公布的震级为7.0级,后来改为7.2级。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岩手县内陆南部,震源深度约为8公里。其中岩手县奥州市和宫城县栗原市的震度达到6级强(日本标准)。当地还发生了震度为5弱等多次余震。
      最大震度(日本标准)达6强的内陆垂直型地震,此次地震被命名为“平成20年岩手、宫城内陆地震”。这次地震形态和构造成因与中国汶川大地震相似,释放能量与造成6000多人死亡的1995年阪神大地震相当。截止15日晚8时,地震已造成9人死亡、11人失踪,近200人受伤。[/face]
    六大客观因素:

    日本东北地区14日发生里氏7.2级地震,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大,得益于完备的防灾体制、良好的防灾意识 ,同时也和当地特殊的房屋结构、较低的人口密度、地震发生在周末的清晨以及灾区天气状况良好等因素密切相关。

    ○ 释放能量仅1/16
      日本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比四川地震小很多。尽管发生在日本东北部及中国四川的两场地震均属浅层地震,震央都位于地底8至10公里,级数相差0.8级,但四川地震所释放能量是今次地震的16倍。

    ○ 特殊地形特点
    日本灾区的地形没有四川那么多斜坡,岩石也较结实,山势也没那麽高,也因此灾情远较汶川大地震轻。

    ○ 特殊的房屋结构
    日本建筑物防震措施比较完善,因此减少了房屋倒塌。这次日本东北大地震的晃动程度堪比阪神大地震,但为何阪神地震损毁或半损毁25万幢建筑,死亡6000多人,而此次震级相当的大地震仅有一幢建筑倒塌全毁、11间建筑半损毁.日本地震学和建筑构造学专家给出了答案:此次建筑物损毁程度很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此次地震波特点所致。据分析,这次地震波晃动周期非常短,低于一秒钟,而一般给建筑物造成巨大损害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5秒左右;原因之二是日本东北地区建筑物的独特特点所致。日本东北地区房屋为了应付积雪,房顶多为铁板制成,较使用瓦片的建筑物质量要轻许多。此外,为了御寒,该地区的房间门、窗开口的幅度较小,这使得房间更具有抗震性。房屋倒塌少自然就减少了人员死伤。

    ○ 较低的人口密度
    一关市和栗原市政府提供的地图显示,地震重灾区几乎都集中在山区,城市受损轻微。日本东北地区属于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而山区的人口密度更低。

    ○ 发生在周末的清晨
    日本《朝日专家入口》分析认为,地震发生时间也是人员伤亡较小的原因之一。地震发生时恰逢周六的清晨,很多人尚未外出。因此,尽管桥梁断裂、道路阻塞、山体滑坡,但受困于公路的车辆和人员都不多。

    ○ 灾区天气状况良好
    地震发生以来,日本灾区的天气状况良好,多以晴天和多云为主,为直升机进行搜索和救援带来很大方便,使来自日本各地的救灾直升机和军用直升机得以快速转移受伤者和受困民众。

    完备的抗灾系统,提前10秒预警10秒,对于地震中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生命!
      上午8点50分,日本政府在首相官邸的危机管理中心设立了官邸对策室,并派以防灾担当相泉信也为中心的政府调查团前往受灾地。首相福田康夫在地震发生后立即做出指示,要求迅速调查受灾情况,并全力抢救受伤人员。
    日本气象厅在此次地震中,在部分区域实现了由电视等媒体发布的地震预报。
    气象厅在8点43分51秒预测到地震,3秒后即在电视上发表地震预报:预计4秒后将发生5级地震。但此时震中地点已经开始摇晃了。而距离震中30公里以外的地方在地震摇晃发生之前十多秒就得到了地震预报。最初发表的震级是5级弱,1秒后更正为5级强,8点43分59秒,震级纠正为6级强。
      气象厅的技术人员表示:“这次的地震规模比较大,所以预报还是做到了。”这次预报中通报的震级比实际震级小了1.1级.
    2007年10月,日本气象厅设立了“紧急地震速报系统”,这是全球首个地震预警系统,测震仪在测得地下传播速度较快的地震初期微震“P波”(每秒5~7公里)后,将自动推算剧烈震动“S波”(每秒3~4公里)的规模大小。如果预测震度超过5度,则气象厅将通过电视、广播、手机以及瞬时警报系统终端设施等向震度达到4级以上的地区紧急发布。
      在今年4月的冲绳宫古岛地震和5月的茨城县地震中,这套速报系统表现不佳,预报晚于地震发生时间,因而饱受批判。但在此次地震中,紧急速报系统发挥了一定效果。在距离震源较远的地区,速报比震动提前了几秒至十几秒。据报道,宫城县一所电子器材工厂在感到地震波到达的12秒钟前收到紧急预报,因而及时关闭了使用有毒物质和煤气的生产线。震区内一所中学也是在收到速报后及时把学生紧急疏散到远离校舍的安全地带。
      但“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对于震源附近的区域尚难起到预警作用。据悉,此次地震距离震源30至50公里范围内紧急速报没有发挥效用。气象厅检测到初期震波是8时43分51秒,4秒后发出紧急预报,但当时震源附近已经开始了剧烈摇晃。
      日本在部分海域2,000米深安装了监测系统,通过海上监测船将有关信息发射到人造卫星上,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密切监视大陆架板块的移动。此外,日本政府还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储存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在30分钟内自动计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良好的防灾意识,每年演习增加市民的危机意识

    日本全国各地设有不少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免费向市民开放。馆内有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和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参观者可以体验到6级地震发生时的状态。每年法定“防灾日”来临时,日本各地都会举办地震防灾演练,向市民介绍面对突发灾难的应急对策,提醒市民加强危机意识。
      日本从1996年开始,政府连续3次修改《建筑基准法》,把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提到最高,要求商业楼宇能抗8级地震,使用期限要超过100年。
      日本建设规划城市时,十分重视防灾避难设计。抗震性和安全性是建设公路、铁路和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重点。在日本城市有许多政府指定的避难“缓冲地带”,不少城中绿地和公园入口处都插着“地震避难所”牌子。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