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行业技术论文--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 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摘要]: 武汉火车站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包括中央站房结构、楼面结构、雨棚结构和附属结构。中央站房和雨棚结构屋面结构形式为空间双曲双拱结构,其中屋面桁架采用了多管相贯节点形式,相贯节点数最多达10个,在国内尚属于首例,本文详细分析了该类节点的制作工艺,为此类构件的制造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1 概述
钢管相贯空间桁架结构相比球节点桁架造型美观,大方。相贯桁架的大规模使用是从1995年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建造开始,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公共建筑如机场航站楼、航空港、候机楼大厅、展览馆、体育馆中均有大量的应用。
武汉火车站多管相贯节点与其它结构的相贯节点又有较大差别:常见桁架结构相贯杆件数量一般不超过8个,同时相贯杆件有明显的主次杆之分,而以武汉站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相贯杆件数量在6-10之间,超过8管相贯数量较多,同时相贯相件规格较为接近,无明显主次之分,制作难度增大许多。
2 加工工艺
2.1 多管相贯节点构造
多管相贯节点构件分别由桁架上弦纵杆、横桁架牛腿、直腹杆牛腿、斜腹杆牛腿、拉接板、加劲板等组成,如图1所示:
2.2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地基夯实、抄平、防沉降措施、轴线施测、焊接回路布设→布设组装胎架→垂直运输设备调校、吊索具分类检验、临时支承作业架布设、点位移植标识,上弦杆吊上胎架进行定位→吊装定位次桁架牛腿→焊接→探伤→装配定位直腹杆牛腿垂测核验→焊接防变形焊序→无损检验,确认满足质量等级→装配定位斜腹杆牛腿→焊接→探伤→测量、校正→装配定位拉接板→安装各加强劲→定位正确后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提交专职质检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焊接→焊后进行探伤→系统实施测量、冷调热矫校正→端部余量裁切,见图2所示:
3 加载试验
3.1试验内容
A、单管拉伸试验,单管拉伸试验包括两个试件:一个为未焊接支管的钢管拉伸试验,另一个为焊接支管后钢管的拉伸试验,测试并比较两者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伸长率等性能。
B、单平面多管相贯节点试验:多管相贯节点在设计荷载下的受力性能,包括应力分布、构件变形等方面,通过逐步加载的方式,确定节点的极限承载能力。
3.2试验对象的选择
试验选择了F轴主拱跨中的相贯节点,该相贯节点支管数目为8根,属武汉站中较常见的相贯节点形式,见图3所示。
3.3 加载方法及测试
A、单管拉伸试验
单管拉伸试验在卧式拉力试验机中进行,加载示意图如图4,该装置加载能力为1200t,预计加载极限拉力为650t左右,见图4所示。
B、单平面相贯节点试验
单平面相贯节点试验在刚性反力架中进行,本次试验采用两个千斤顶加载,最大加载量为2倍设计荷载值:主管(竖向)千斤顶极限加载压力为150t左右,腹杆(横向)千斤顶极限加载压力为120t左右,如图5所示:
3.4 加载方式
本次试验拟采用单调加载方式,结合有限元的分析结果,合理确定每一阶段的加载步长。加载顺序为:
(1)预加载——取设计荷载的5%左右,用于检查、测试各相关设备的连接、工作状态;
(2)弹性加载阶段——在模型进入塑性前,加载步长可稍取大一些,比如可取最大弹性荷载的15%左右;
(3)塑性工作阶段——模型进入塑性后,荷载步长要缩短,并根据现场情形随时进行调整,直至模型破坏、加载结束。
3.5 测试内容及方式
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测试关键部位的应力、应变、位移、指定标距范围内的伸长率;观察模型的变形态势。
所有的加载、应变、位移数据由计算机自动采集并进行实时分析。
3.6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与计算值比较稳合,相贯节点在1倍的设计荷载下,节点变形较小,材料基本处于弹性状态;随着荷载的增加,塑性区逐渐发展;在2倍设计荷载下,节点的水平位移较大,但仍未丧失承载能力。试验证明该相贯节点在特定加载方式下是安全的,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相贯节点的制作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4 结论
武汉站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多管相贯节点的制造工艺,填补国内外多管相贯节点无成熟制造工艺的空白,见图6所示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2】《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3】《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
作者简介:王朝阳,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