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其介绍,中国有65.8万座桥,其中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比例不到1%;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个比例早已超过了30%。而若将这65.8万座桥梁转换为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将带来50亿吨的用钢需求。
中钢协原首席分析师李世俊曾告诉钢联资讯记者,在美国工程建设中,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占51%,砼结构(混凝土结构)占49%;而英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占了将近60%。
而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建筑用钢消费1.73亿吨中,钢筋、钢绞线等钢筋混凝土用钢达1.57亿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仅消费1580万吨,占建筑用钢总量的9.1%。由此可见,混凝土结构用钢比例高,是中国建筑用钢消费的一大特点。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有着“轻、快、好、省”的优点,如自重轻、工程化程度高、抗震性好、100%回收等。近年来,我国在大型建筑、机场、桥梁等项目上,应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越发频繁,如鸟巢、首都机场、杭州湾大桥等,则是使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的代表性建筑。
值得说明的是,我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产量和需求近年呈现了迅速增长态势。据中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协会数据,从2004到2010年,我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产量复合增速高达12%;2015年预计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产量将在2010年2600万吨的基础上翻一番,达5000-6500万吨。
虽然近年来我国产量和需求增速迅猛,且国外工程建设中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的高比例带来了借鉴意义。但李世俊指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用钢强度低,“目前国内建筑用钢大量使用的仍多数为Q235和Q345两个强度级别的钢种,只有少数的大型工程应用更高强度的钢材”;高强度建筑用钢以及具有功能性材料尚未形成完整的系列产品;且关键的应用技术还没有突破。
李世俊还透露说,目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行业有10000余家企业,比较有影响的企业在150多家,而真正上规模的企业仅仅30到50家。
据悉,按中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制造企业资质评定标准,我国目前有特级(5万吨/年以上)企业39家、一级(5-1.2万吨/年以下)60家、二级(0.6-1.2万吨/年以下)5家,共计10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