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低碳城市”是长期性的系统工程,由于我国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确实比较落后,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在哥本哈根会议后,“低碳”这个词逐渐升温,低碳经济、低碳交通、低碳城市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低碳城市”逐渐升温的背后,很多城市先后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低碳目标是一个趋势,也是一种理念,目前并没有完整具体的指标。“低碳城市”可以去追求,但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不会实现,因此注重的应该是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
不要把建设“低碳城市”当作是政治任务,而要视为一种责任。作为中国最早研究“低碳城市”的学者之一,姜克隽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宣扬“低碳城市”的意义,那就是创造宜居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在新能源经济领域实现我国技术上的后发优势。
在国家发改委的研讨会中,各省份代表均以其他省份代表的主流减排目标为参照,有的将目标从30%增加到了40%,也有的从50%减少到了45%。最终,几乎所有代表的意见都趋同于45%,这也是我国承诺减排目标的上限。
目前我国“低碳城市”处于起步阶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兼顾低碳发展,这是考验我们执政党智慧的时候,希望能把低碳发展作为契机,真正的实现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华丽转型。
低碳不是一个口号,低碳是一种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部门综合考虑规划,不能简单的只从一方面下手,要真正的考虑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只为了自己的政绩!
口号,永远都是叫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更何况是这样一个正处在探索阶段的目标。不过,人是城市的主人。所以,民众参与节能减排,并让其成为自己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总不会是错的。如果大家都能发自内心地践行“低碳生活”,我们离绝对意义的“低碳城市”也就不远了。只要有科学的态度,合理的规划和投资,就一定可以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之路。
低碳目标必须贯彻到每一位公民的意识中,否则实际行动难以成行。而就目前状况看,中国依然是初级发展的建设大国,加大引导和教育力度,提高全体城镇居民以及行政部门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参与度,低碳社会与环保一样,任重道远。只要有科学的态度,合理的规划和投资,就一定可以走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城市”之路,让“低碳城市”建设不再是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