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于2015年建成的“台湾塔”位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台中市,项目将涵盖博物馆、信息中心、办公室、餐厅、公园等众多功能。该项目以设计竞赛的形式向全球设计师发出了邀请,最终的评选结果是:来自罗马尼亚设计师的作品“漂浮的?望”(以下简称漂浮)雀屏中选,高度超过
从效果图上可以看到,漂浮与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建成高楼都不一样。在一个工业塔楼的主体建筑周围,“生长”着十多片“叶子”。据介绍,每一片“叶子”都将由氦气提供漂浮的动力,会围绕着主体有节奏地缓慢移动。由于这个特点,该方案也被称为“无重力方案”或者“反重力方案”。除此之外,塔中还将采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以及在“叶子”的表面上覆盖太阳能光伏板等高科技手段。
有建筑师分析说,“漂浮”的主体看起来是一个类昆虫的结构外露作品,也通过这些结构将设备体系融为一体,实际使用的主体很大部分可能会放到了“叶子”上面。这样的设计思路违反了常规,完全是跳出了现有高塔建筑的设计思路,非常新颖。但在实现上会面临巨大的困难,最关键的是安全和稳定问题。众所周知,中国台湾地区是一个台风多发地区,而连接“叶子”和主体之间的结构体系在比例上看起来如此的脆弱,如何保证大风天气的安全?其次,由氦气提供漂浮动力,必然会面临气体泄漏、燃烧乃至爆炸等众多待解决的难题。同时,电暖水通等问题如何通过细小的链接体系来进行安置?
显然,这样的问题为大多数的人所认识到了。根据记者目前所得到的消息,最终实现的方案很可能将是第二名的“水滴塔”。在汉诺威的世博会建筑中就曾出现过类似的构思,根据植物对于阳光、重力等因素的需求不同,分层排布,而下一层所需的养分,又正好是上一层所排泄的废物,以达到最大程度自我循环的效果。不过,对于第二名的作品,在一些专业建筑论坛上也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不少人认为,建筑外形设计略显“恶心”,会让人想到一些不舒服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