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诠释了使住宅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法与思路:21世纪被称为“环境的世纪”,为了摆脱地球环境和资源的制约,实现住宅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改变目前大量浪费和大量废弃的住宅建造方式,而寻找一种资源循环型住宅模式和住宅资源再生途径。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我们诠释了其如何使住宅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方法与思路。
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部门透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计划在今后5年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住房覆盖率可达20%,这将有力缓解住房的压力。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今年将实现全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1000万套的目标。1000万套住房不是一个小数目,如何在短短一年之内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对住房建造商提出了新的课题。原上海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李国强认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住房建设速度,需要走住宅工业化道路,目前最适合此模式的建筑结构形式就是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引导住宅工业化的建造方式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可以把住宅作为一种产品进行工业化生产,为住宅中的部品制定统一标准,在工厂内完成加工制作,这既保证了住宅质量,又提高了建造速度,最终将使成本大幅度降低。
李国强教授说,国外住宅工业化产品的类型有:木结构、混凝土结构、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等多种类型。大量的传统木结构住宅在抗震、防火、耐火性方面都存在缺陷,混凝土结构住宅工业化程度不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具有装配简单、抗震性能好、对大自然破坏程度小等优点。从世界范围看,日本处于太平洋地区地震带中,特别重视居住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追求住宅良好的抗震性。到20 世纪90年代末,日本预制装配住宅中木结构占18%,混凝土结构占11%,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占71%。美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芬兰等国都有本国成熟的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体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占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我国的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实践与研发开始于2000 年左右,最早涉足这一领域的企业是莱钢,迄今为止,莱钢已经建成100万平方米左右的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通过莱钢的实践,专家们发现,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在技术配套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莱钢早期开发的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出现墙体开裂、漏水等问题,影响了业主的使用。而住宅在建筑中使用要求最高,如果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功能,后续的开发建设就会受到极大影响。此后,又有几家企业涉足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领域,杭萧钢构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建设中,相比先行者在技术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外墙外保温问题、漏水问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主体与墙体的配合问题都得到了很好解决,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相比其他结构形式住宅的优势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在建筑的灵活性方面,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不如钢筋混凝土住宅灵活,为了采光的需要,钢筋混凝土住宅在建造时可以随意地凹进或凸出,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因受其结构的限制,一般都是规则建筑,自身的优势并未能充分体现。另外,在不能形成规模建造量的情况下,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的造价相对要高……种种原因造成房地产开发商不愿采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
李国强教授指出,保障房建设对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而言是一次机遇,但政府引导必不可少。所谓政府引导,并非鼓励建筑商采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而是引导一种住宅建造方式。最近几年,政府更加关注“住宅产业化”,实际上就是建筑的工业化,把建筑当作一种产品去生产、去建造,改变以往手工业的生产模式,将其改为工业化生产,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非常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具体而言,住宅部品的提供方根据市场的需求,对产品进行有序列的定位与开发,就如同生产汽车一样。建筑设计师则根据住宅产品,预先进行设计,以便于工厂化大量成批地生产。
工业化生产的优势是: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建议政府从住宅工业化方面进行引导。有眼光、有远见的开发商和建筑师会选择一种最适合的结构形式来满足住宅工业化的要求。历史和现实的筛选已经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最能满足住宅工业化的要求。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建筑
建造一幢相当于3层~4层的普通框架结构的建筑,如果采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或者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仅需用6辆报废汽车的钢材即可完成;在美国平均有46%的钢材被重复利用,在住宅建设中,更是大量地使用类似的再利用的钢材。
中国汉嘉设计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专家、浙江省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行业协会会长方鸿强指出,节能减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间阶段,房屋和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绿色、环保、节能、和谐、循环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那么什么是绿色建筑呢?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给建筑技术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
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有可能打破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建筑体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建筑的优点主要是:对环境破坏小,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地基基础费用省,造型美观,工业化程度高,增大建筑空间使用面积,可干式施工,不受施工季节影响,节约用水,施工占地少,产生的噪音小、粉尘少,施工周期短,造价容易控制,适合于不同气候条件和大气环境,其建筑材料大部分可再次利用,减少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可拉动其他新型建材行业的发展,易于产业化生产等等。
由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建筑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结构型式之一,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采用,所以被称为绿色建筑的最主要代表之一。
方鸿强指出,随心所欲、毫无无节制的拆、建,危害极大。中国是世界上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就在这一片造楼热土上,“短命建筑” 层出不穷,拆四星盖五星,未完工又推平。“拆一次创造了GDP,再建一次又创造了GDP。”在这种错误政绩观的引导下,大量“青壮年”建筑化作浓烟和瓦砾,上演着一场场非正常“死亡”的惨剧,这导致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25年~30年。在这个重复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在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钢材的同时,也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4亿吨,建筑垃圾数量已占到垃圾总量的30%~40%。这种政绩观、发展观、建设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精神严重相悖,更与科学发展观南辕北辙。大拆大建、即拆即建的后果,不止是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它们被堆放或填埋在城市周围,占用了宝贵的土地,更有甚者,不少垃圾中含有各种有害化学物质,严重腐蚀地表和污染地下水源,危害极大,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而且一味拆旧建新割裂了城市历史文脉,削弱了城市文化传承,使得城市风格雷同,千城一面,城市风貌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的灵魂不复存在;更严重的是大量的房屋拆迁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实际上也是房价居高不下的推手之一。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建筑来说,时间越久,其使用成本越低,房屋价格相应也就越低。
特别是当前,由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建筑质量优良、安全性能好、得房率高、适于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建造速度快、综合造价低、在全寿命周期内还可循环利用等特点,与我国的保障性安居房屋建设相结合,不仅可以解决“十二五”期间百姓住房困难的民生问题,更能解决由于钢铁产能过剩而造成劳动力过剩的就业问题。同时,从长远来看,由于我国优质的铁矿石资源相对缺乏,作为现代化工业的粮食——钢铁,必将成为制约我国大踏步地向现代化迈进的一个“瓶颈”,当前大量建设的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建筑更是一种十分宝贵的优质资源。所以说,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建筑与我国的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相结合,其实就是一种国家长远的战略储备产业,它可以造福子孙万代,战略意义极为重大。
此外,方鸿强认为,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建筑是传统土木建筑产业的一种升级。例如:建造一幢3层~4层的普通框架结构建筑,如果采用木结构,一般需要用40棵~50棵树(树龄在10年左右)的木材;而采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或者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则只需用6辆报废汽车的钢材。在美国,平均有46%的钢材被重复利用,在住宅建设中,更是大量地使用类似的再利用的钢材。
因此,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住宅是一种绿色可持续性住宅,它应该且必须成为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脊柱,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全社会积极引导工业化、绿色、可持续性住宅的建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