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政策走向前瞻:“保增长”成主基调

作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时间:2009-12-23 10:03:10 [收藏]


      为了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加剧、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疲软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本报自今日起,将对未来我国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走向以及对资本市场影响等进行分析。
      宏观调控政策正悄然向“保增长”方向转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的“保持经济稳定”即是明确信号。在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大有可能向经济危机转化的情况下,中国转向“保增长”有很强的现实需要,但也面临不小挑战。
      政策转向“保增长”
      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机正不断恶化我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我国经济增长放缓趋势越来越明显。此前的“一保一控”宏观调控政策逐步淡出,代之以“保增长”的调控目标顺理成章。十七届三中全会也对此作出了明确阐述:要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政府的应对原则可概括为‘稳住内部,抵御外部’,这是积极防御的正确选择。”尽管前一阶段严厉的宏观调控和严重通胀压制了真实投资增长,也削弱了消费增长,但我国内需、投资和消费仍保持一定增长动力,宏观政策已具备转向空间。
      首先,我国财政状况良好。经过2002年到2007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积累了巨大财力,有能力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其次,按照国际通行的赤字警戒线即赤字占GDP的比例3%来看,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2009年我国至少可以安排赤字规模7500亿至9000亿元;第三,通胀快速回落也为货币政策转向提供了空间。未来一段时间,通胀压力将变得很小,预计2009年CPI增幅为2.4%。因此,在外部经济环境变幻莫测的条件下,保持内需稳定增长是抵御外部冲击的最好方式。诸建芳预计,“第四季度及明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会有较大力度调整。”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也指出,宏观调控基调自前期由“两防”转为“一保一控”,就表明政策面对通胀的担忧减轻,开始更多关注经济增长,“在当前通胀水平滑落至可控范围内且短期内风险不大的情况下,政策面转向‘保增长’无投鼠忌器之忧了。”
      扩内需 稳投资
      “保增长”依赖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目前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滑坡不可避免,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出口前景不容乐观,明年出口环境有可能大幅恶化。因此,“保增长”的重任就更多落在了消费与投资两驾马车上,简言之就是“扩内需、稳投资”。
      从今年情况来看,消费整体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增长水平会略高于去年。但为了保证经济稳定增长,需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这就需要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消费能力的提高。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而且,消费与投资两者关系密切,扩大消费会拉动投资,投资增加又会带动消费。但目前我国私人投资下滑速度较快,张晓晶认为,“保增长”的核心是“稳投资”。“稳投资”需要“两条腿走路”,不能仅依靠增加政府投资,而要加大私人投资,这就需要在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需要放松限制,打破国企垄断,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利于私人企业发展。同时,在货币政策上应更灵活,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
      不过,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认为,应保持相对稳定的货币政策。因为这几年我国虽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在对冲大量外汇占款释放流动性的效应下,货币政策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执行紧缩。左晓蕾提醒说,“如果接下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虽然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发展,刚刚压下去的通胀会有卷土重来的风险。”
      相比于货币政策,左晓蕾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寄予厚望。她认为,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在财政政策上可以考虑退税减负等措施,尤其是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以及增加农业、医疗、教育、社保等民生方面支出。
      农村改革添动力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新挑战中,农村改革仍将发挥独特作用。诸建芳表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将给我国经济带来深远影响。
      当前我国城乡差异巨大,消除城乡差异将给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空间。特别是在此过程中实施的城市化进程,无论是提高全社会生产率、保持经济长期增长,还是增加内需方面都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我国目前还有7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这意味着如果农村发展到目前的城市水平,或者农村人口降到3亿左右,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将非常巨大。
      三中全会提出,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这意味着未来年均增速为6%以上。而过去30年的平均增速为6.8%,相应GDP年增速为9.7%。“实现这一增速要求GDP必须保持较快增长,估计未来12年平均增速应保持在8.5%至9%的水平。”诸建芳认为。
      另外,要实现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则意味着对农业投入将大大增加。三中全会还提出,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这意味着财政用于农村的消费性支出也将大大增加,这些领域包括教育、医疗、生活保障以及农村基础设施领域。
    下载附件: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文章标题
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分会官方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