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新土改”启动改革攻坚战

作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时间:2009-12-23 10:03:00 [收藏]

    中评社北京10月6日电/胡锦涛9月30日考察小岗村时,更定调新“土改”,允许流转土地经营权。美国《侨报》发表社论说,中国建政伊始,便以土地改革开始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30年前,中国改革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力。30年后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国有望部署再从农村发力,吹响深水区改革攻坚战的号角:有消息称,本次全会将聚焦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土地制度、粮食安全、城乡一体化等热点议题众所瞩目。社论摘录如下:

      始于农村的改革带来的成就举世共睹: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城乡生活品质提升、经济高速增长、民主文明进步……但时过3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乃至改革全局的推进力已基本释放完毕,一些弊端却日渐凸现:

      ――农民以土地为“命根子”,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却缺乏明晰。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法》将没收的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后来,人民公社把土地收归国有;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分田到户”合法化,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拥有使用权。现行制度固然确保土地公有制、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民积极性,却未能使农民与土地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亦为一些不法官商勾结、利用建设征地牟取暴利提供可乘之机。

      ――农村是改革的发力地,现存的“城乡二元壁垒”却阻碍农民平等分享改革成果。中国经济创造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9.7%的世界奇迹,但城乡收入差距亦创30年来最高。农民负担增长一度甚至超过收入增长。“城乡壁垒”带来诸多现实的警讯:收入差距致农村内需不足、大量民工进城致农村“空心化”、城市扩张致耕地减少,甚至危及粮食安全……

      当中国改革涉入深水区,乘风“破旧”势在必行。但千年文明古国的改革命题恢宏复杂,牵一发而动全局,不能头痛医头,所以这样的“破”需具建议性,这样的“破”需结合国情、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即“大破才能大立”。

      新一轮农村改革以“立新”为目的。它将再次激发中国农村内在的巨大活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酝酿中的土地改革有望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进一步明晰土地财产权,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延长土地经营权年限,甚至允许宅基地流转。一旦允许流转土地经营权,农业集约经营便具备条件,可大规模从事农业生产,摆脱小农经济,加速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步伐。浙江等沿海省市近几年的实践已显示,有偿转包、业主租赁、分季流转、土地入股、土地互换等多种土地流转形式,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

      ――十七届三中全会有望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正式写入中央文件,催生更多财政惠民政策在重庆、成都等率先展开的“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探索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变农民公共资源分配中的弱势群体地位。中国13亿人口9亿是农民,确保农民享受教育、医疗、社保等平等权利,乃至选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第一步。

      然而,“立新”必须以“破旧”为前提。在“新土改”的过程中,中国不仅要冲破现有的各种阻扰,还要预备冲破新的障碍:

      ――“新土改”将使得土地收益转向农民手中,现有的既得利益阶层,如地方政府、乡镇干部,是否会以各种方式阻扰,而使得改革变形?

      ――“新土改”对各地农民而言,得益程度会有不同。如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将获得较多土地级差收益。如何让“新土改”使得全体农民获益,而非产生新的鸿沟,也是个大问题。

      ――“新土改”使得部分农民失去土地的屏障,如何防止其副作用的扩散?如流民阶层、城市贫民窟等问题,宜未雨绸缪。

      30年一轮回,在“破”与“立”间,新一轮农村改革能否再次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突破,打响这场改革攻坚战,考验着北京的智慧和决心。
    下载附件: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文章标题
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分会官方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