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航站楼:钢与混凝土铸就奇迹

作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时间:2009-12-23 10:02:22 [收藏]

        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航站楼――T3航站楼如同一条红色巨龙俯卧在首都机场。在这个美轮美奂的建筑背后,是无数建设者的汗水与智慧。

      “从外观上看,这个建筑非常漂亮,实际上,了解建筑的人都清楚,漂亮的背后都是困难的施工过程。”曾于2004年到2005年参与过T3A航站楼钢管柱安装工作的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上海分公司经理助理闫硕军向本报记者表示。无论在T3A基础骨架――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的安装,还是在其外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上,都展示了中国工匠高超的技术素质。


      钢管柱:


      用汗水立起的“骨架”


      “在航站楼建设的过程中,钢管柱的安装颇费了一番功夫。”,闫硕军对记者说。


      据了解,T3A航站楼的支撑钢管柱直径最大达到30.66mm,最长达52.8米,单根最重173吨,均为国内之最。加工制作这种巨型钢管柱已属不易,而在现场的安装和焊接则同样充满挑战。由于航站楼的建筑规模较大,同时结构楼板呈阶梯布置,而与普通钢管柱形状不同,这里的钢管柱为两头细中间粗的梭子形,因此,在这样复杂的超大场区完成巨型钢管柱的安装施工则难上加难。


      “用吊车吊不到位时,就需要使用龙门架等装置,用桅杆将钢管柱拖拉到吊装位置。”闫硕军向记者介绍。其中,“斜向钢管柱的安装是最费事的。安装与水平地面成45度角的钢管柱就需要先用桅杆把待安装的钢管柱固定到倾斜的角度。由于不是箱型钢管而是圆型钢管,表面不容易放置滑梯,只有将滑梯临时点焊上,人才能爬上去摘掉吊车的钩子。之后还需要将点焊的滑梯弄掉,将钢管柱表面磨平”。


      在安装的过程中,该公司还使用了精密昂贵的仪器――全站仪,而这是为该公司首次在大型项目中使用此仪器。这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一般大型建筑中,用水准仪和精位仪就可以了。因为钢管柱的安装是顶部网架安装的基础,对精确度要求很高,为此我们公司还特意派人去参加培训学习使用这个仪器。”闫硕军说。


      同时,钢管柱的形状、孔径大小、壁厚以及支撑点的受力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工期紧张的情况下,施工人员辛苦程度,可以想象。


      清水混凝土:


      毛毯打造的素雅“外衣”


      如果说钢管柱的成功搭建为航站楼立起了结实的“骨架”,那么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则为其穿上了素雅的“外衣”。


      在航站楼采用的多项创新成果中,T3航站楼的候机大厅和公共大厅外部结构应用的清水混凝土甚为醒目,它把新航站楼装扮得古朴美观,又做到了节能环保。而目前国内只有香港机场曾经使用此建筑艺术。据了解,新航站楼共有65万方混凝土浇灌任务,其中有一半以上将采用清水混凝土。“这种新混凝土没有色差、气泡和裂纹,也不用进行刷漆装修,完全是自然灰色调,非常质朴。”北京城建集团首都机场项目承包部经理樊军曾评价说。


      当回顾参与航站楼部分清水混凝土施工工作时,北京市蓝宝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宝公司”)董事长江小平依然非常兴奋。“我们的产品之所以能中标航站楼T3A以及CTC项目,除了产品质量过硬,还与我们多次尝试创新的施工工艺有关。”


      据介绍,他们提供的产品属于清水混凝土的保护剂。“装饰、修复、保护,我们的产品能发挥这三个功能,而国外的产品目前做不到装饰作用。”江小平介绍说。


      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光保护还是不行的,如何把表面修复,保证颜色、纹理与混凝土一致,公司就研发了新的产品――润色剂”,江小平说。


      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之后拍上润色剂,形成自然的纹理之后,再涂刷混凝土保护剂。因此,润色剂的拍打与混凝土表面修复成功与否就息息相关,为此他们也颇费一番周折。“难点就在于如何突破混凝土的原貌,又要保护混凝土。”负责此项目现场施工的王北军向记者表示。


      “在现场,英国的设计人员还告诉我们,可以试试国外采用的灌浆这个方法。可我们尝试后,效果还是不尽人意。”王北军说。


      为此,施工人员选用了多种拍打材料进行试验,从毛巾到各类毛毯,甚至用过小扫把和口罩等,最后从20多种材料中,选用了一种价格较低的毛毯作为拍打工具。


      此外,为保证纹理的一致和自然,施工人员还集中进行了为期一周左右的集中培训,之后才可上岗。


      “一般要求拍三遍,第一遍浓,第二遍稀,第三遍也是稀,施工要求很高”,江小平感叹道,“这几十万平方米的施工量,最多的时候施工人员可达400多人。真是为了保证自然的效果,不得已动用了‘人海战术’啊”。


      “在第二次竞标也就是CTC项目的竞标中,日本的一些企业也打出了低价牌,但依然输给了我们,这结果与我们的产品及施工质量密不可分。”江小平说。
    下载附件: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文章标题
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分会官方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