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创意的背后

作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时间:2009-12-23 10:02:07 [收藏]

    今天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美丽的“鸟巢”也即将正式竣工。
      从设计师到建筑工,多少奥运筑巢人,付出多少智慧,燃烧多少心血,流淌多少汗水。
      不妨将视角拉远一点。若把奥运筑巢人梳理一遍,首先应该想到设计改革开放的领导人。正是得益于一个东方大国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才有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了奥运主体育场“鸟巢”,有了“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新北京,新奥运。京城标新立异的著名建筑,无一不是开放的产物:解构主义大师库哈斯的“门”――央视新台址,极限主义大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鸟巢”――国家体育场,法国保罗?安德鲁的“蛋壳”――国家大剧院,英国诺曼?福斯特的“卧龙”――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澳洲顶级设计公司PTW的“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鸟巢”和“水立方”筑就了一对“美丽组合”:一圆一方、一动一静、一刚一柔。建筑无国界,同一个世界可以实现同一个筑巢的梦想。
      “鸟巢”两位外方设计师都来自瑞士。去年春天,我访问瑞士之际,在巴塞尔城流连了好几天,但没有去想赫尔佐格和德梅隆都出生在这个瑞士北疆之城。他俩都生于1950年,2001年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茨克奖。2003年初,34岁的中国设计师李兴钢,从北京飞往瑞士,他与赫尔佐格、德梅隆的设计团队会合,共同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竞赛设计。从此,李兴钢成了“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成为最初的“筑巢人”之一。
      简单之美,设计之美。李兴钢这位“筑巢人”说,他最初的理念就是做一个朴素、原始的体育场,让所有观众用最佳视线享受比赛。“鸟巢”尚未正式竣工,就在世界上获得了诸多荣誉:《泰晤士报》评出全球建设中的“最强悍”工程,“鸟巢”跻身全球十强;美国《时代》周刊选出世界100个最具影响力的设计,“鸟巢”夺得建筑类最具影响力设计的桂冠……
      设计师的创意,有赖于建筑工将其化为现实,“鸟巢”离不开用嘴巴衔来一根根树枝的小鸟。“鸟巢”建设时,工地人数最多达7000多人,少的时候也有5000多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鸟巢”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焊接部分技术负责人戴为志是其中之一。由4.2万吨钢构件交织而成的“鸟巢”,焊缝连绵300公里,差不多是北京到天津的一个来回。有意思的是,戴为志在“鸟巢”里发现了一只真正的鸟巢,搭建在“鸟巢”高处的一块钢板上面,不知道是哪种鸟,衔来了工地上的钢丝和麻绳,筑成了很像“鸟巢”的鸟巢。人类的大“鸟巢”,与动物界的小鸟巢,它们的美丽是一样的。
      从改革开放的设计师,到“鸟巢”的中外设计师,到奥运场馆的建筑工,到“鸟巢”里筑鸟巢的小鸟,汇合成了一支最完美的建筑队伍。
      2008,我们都是奥运人。其实,奥运之“巢”不仅仅是比赛场馆,还包括整个奥运会以及正在进行的火炬接力,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奥运巢”;而每一位参与者、每一位观众,都是“奥运筑巢人”。我们应该一起用“和平、友谊、进步”的丝线璎珞,去共同编织美丽的奥运“世界结”。
    下载附件: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文章标题
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分会官方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