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溪淳告别低成本钢企重组将明显加快

作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    
时间:2009-12-23 10:02:01 [收藏]

      中国钢铁工业2007年粗钢产量已达4.9亿吨,连续第12年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粗钢总量的36%以上;粗钢净出口接近5500万吨,验证了世界市场的旺盛需求。这一年,全行业装备技术进步,管理和效益提升,产品结构调整步子加快,企业并购重组呈现新的局面,在通向钢铁强国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如此强劲的增速,实属历史罕见。当我们对钢铁行业规模快速扩张而喝彩的同时,必须冷静审视这种高增长背后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日前指出,钢铁行业持续多年的高增长已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资源紧缺,铁矿石大量进口,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越来越强,煤炭和水资源消耗日趋严重等。由于上游原燃料价格上涨造成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企业的获利水平降低。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钢铁行业自身发展,而且会通过价格、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渠道,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产能过剩,多年来一直是中国钢铁业的一个潜在“病根”。根据现有的产能统计,产能规模偏大依然是2008年中国钢铁业令人担忧的方面。


      高成本,已成为业内人士展望2008年中国钢铁业时的普遍看法。国际铁矿石和海运价格的“超历史”高位运行,焦炭及废钢等其他原料和燃料价格的大幅上升,国家加大资源及环保力度的政策导向等,正预示着中国钢铁业低成本时代渐行渐远。
     

      吴溪淳介绍说,2007年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超过1440亿元,同比增长49.54%左右。但是由于钢铁产品出口过多,进口铁矿石增加,海运费成倍上涨,2007年11月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每吨高达112.77美元,比2006年11月份的每吨69.04美元,上涨43.73美元,涨幅达63.34%,按现行汇率计算相当于每吨到岸价上升328元人民币。焦炭价格从去年初的每吨900元上涨到去年底的1400元。一些缺少原料供应优势的企业在目前的高成本下已无利可图,逐步退出了市场。


      据此分析,2008年钢铁行业上游的铁矿石、焦炭、废钢等主要原燃料价格上涨基本已成定局,成本高位运行的产业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高成本抬高钢价已成必然。


      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下半年以来,大中型钢铁企业生铁、钢坯价格一直维持高位,由此2008年成本对钢价的推力依然十分明显。


      吴溪淳认为,2008年原材料价格并无退路,对钢铁企业而言,其未来发展正越来越受到上游成本和下游市场的挤压,钢企能否获得更大利润,一方面要看成本转嫁能力;另一方面,要看钢企转变经营模式、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强新产品研发的步伐。与此同时,他也要求广大流通企业加强市场的前瞻性,努力适应钢铁工业的发展形势。
    下载附件:
  • 点击下载

  •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相关文章:

文章标题
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分会官方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