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作者:姚兵    
时间:2010-02-03 10:24:36 [收藏]
??姚兵会长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26日,北京,根据录音整理)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员工作的要求,由此而带来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关键词:机遇
    ——在“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26日,北京,根据录音整理)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员工作的要求,由此而带来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今天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协会,以至于每一位工作人员、劳动者都有着特别重要的内涵和意义。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1.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进入2008年9月之后,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终于爆发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发展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恐慌程度之深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各国政府则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救市行动。不管这场危机最后如何演变,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必将出现重大变化。正确认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性质、发展态势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于我国应对当前的挑战以及在塑造未来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占得先机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这场金融危机不断地深化,对其严重程度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2008年初,国际知名投资家索罗斯曾说“这是二战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是与1929—1933年间的金融危机相比较而言。而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这是与1907年美国的银行危机相比。美国总统布什最近发表讲话终于承认“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此次危机在某些方面确实比1929—1933年间的金融危机或是1907年银行危机更严重。
    首先,这次危机影响的范围极其广泛。一方面,危机跨越了绝大多数国家,从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核心——美国爆发,迅速波及到所有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另一方面,危机覆盖了所有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债券、股票、商品、外汇市场无一幸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包括退休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甚至对冲基金在内的基金公司等均受到冲击。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和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投机资本在国际间大规模流动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泛滥密不可分的。这是传统金融危机无法比拟的。
    其次,这次危机的恐慌程度非常罕见。2008年10月6日到11日,美国股票跌幅18%,创历史之最;反映银行信贷风险的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与美国国债之间的利差连续上升,不断创出历史最高记录;连流动性很好、风险相对较低的货币基金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也出现了资金大规模流出和融资困难的局面;由于投资者抢购国债,美国三个月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为负。充分说明市场已经恐慌到了极点。
    第三,政府的救市行动不论是速度、力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除了降低利率和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资金等传统手段之外,各国政府还采取了提高存款保险、收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和股权甚至直接接管等措施。美联储还对货币基金市场提供担保,直接购买企业商业票据,等于是中央银行直接对企业进行贷款。1907年银行危机时美国没有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1929年—1933年金融危机时美国没有存款保险制度、没有证券监管部门、政府不懂宏观调控。现在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但如此大规模的救市措施仍然难以稳定金融市场,也进一步佐证了本次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
    本次危机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以往。无节制和无监管的金融创新创造出复杂而又难以定价的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大量运用杠杆工具其风险被急剧放大,然后又通过复杂的交易模式传递到其他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当市场情况逆转的时候,一次错误的衍生产品交易就可能导致一家金融机构破产,并进一步引发其客户、合作伙伴、交易对手破产,形成连锁反映。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出现金融机构破产是必然的,但金融机构、监管当局还有投资者都不知道下一个破产的是谁,最终的损失有多大。因此,这场危机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流动性危机而是一个破产危机。所以才会有恐慌,旨在缓解金融体系流动性的措施也效果有限。
    如果过一段时间,金融危机还不能缓解,西方国家政府唯一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对大型金融机构实施国有化,并对金融市场采取行政管制。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消对金融机构破产和金融市场崩溃的恐慌。但即使如此,经济衰退已经无法避免了。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要看清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成绩和已经建立的雄厚基础,我们今天处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从纵向看,这30年可以说是百年中国最少干扰、最快发展、最多实惠的时期。2008年堪称现代化中国的一个节点。节点的一头连着过去100年,连着跌宕起伏的民族复兴之旅;节点的另一头,则是未来2年、12年、41年,那是中国人民的新期盼;再过2年,完成“十一五”规划;再过12年,迎来全面小康;再过41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从横向看,30年改革开放成就的中国道路,丰富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模式,让21世纪困于诸多发展难题的人类社会,在“拉美模式”、“休克疗法”若干探索之外,看到另一种可能——一种将现代化规律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可能、一种将世界文明潮流与自身发展进步相结合的可能,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还要看到对我国科学发展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积极措施。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特别是第三季度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九月份以来的两个月,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正加快从沿海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蔓延。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出现大的波动,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地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1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国家发改委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的汇报。在此之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做了专题研究。1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11月10日,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温家宝总理通报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部署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关工作。中央决定,把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今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将安排投资1.18万亿,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总投资规模达到4万亿元;今年第四季度在原计划基础上增加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000亿元,主要用于加快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建设。
    2009年正向我们走来。这可能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
    这一判断,是基于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在激流勇进30年之后,正全面驶向攻艰克难的“深水区”。
    “深水区”、“攻坚战”“矛盾凸现期”“改革在闯关”……这些年,改革开放的航船一直在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清醒的危机意识中,在困难和矛盾的挑战中破浪前行。如果说30年改革开放,以举世瞩目的成就、前所未有的跨越,给国家以富强,给社会以进步,给人民以信心,那么我们也不讳言,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并非一路坦途,改革越向前推进,触及的矛盾就越深,碰到的难题就越大。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贯彻落实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工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重要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 抓住危中之“机”迎接新的挑战
    国外舆论界对当前经济形势多是谈“危机”,然而如何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实际,如何结合我们所在企业成长壮大的实际辨证地看,在危机中寻找机遇,抓住危中之“机”,想事做事;抓住危中之“机”,坚定我们的道路和选择;抓住危中之“机”,优化我们企业的治理结构;抓住危中之“机”,考验锻炼我们的企业家队伍和经营管理专家队伍,具体说:
    一是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认真实施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的各项政策措施关系到中央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亿万百姓的福祉。
    作为企业来说要弄清中央新增投资的方向,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特别是投标或已中标的投资项目,采取非常措施确保尽早开工,同时要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又好又快地建成项目,实现投资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企业要充分用好中央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1998年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成功经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增加财政支出,加大政府投资特别是中央投资的力度,进而带动社会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在继续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同时,要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企业要高度重视银企合作,既要注重社会责任又能抓住机遇促使企业实施有效扩张经营。
    中央实施增值税转型政策,鼓励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政策,企业要积极主动争取,无论是主业的升级还是辅业的拓展方面都可能谋求新的发展。
    中小企业要充分用好中央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支持政策,实施好自身的发展战略。
    二是重新审视企业的经营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调整好发展战略,包括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方向等调整,经得起在这非常时期国内外两大市场对企业竞争力的检验。
    企业要抓住时机,加大对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的建设,企业产品的研发等方面软实力投资,努力使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高度重视企业合理、有效的资产负债结构,要吸取国际上的有些大企业往往因过度负债、财务结构失衡成为经济危机时倒下的庞然大物的教训,要把握好企业适度的经营规模,实施有效的规模经营。
    企业经营专业化是方向,努力使技术主导型的专业做精、做强,同时要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和社会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充分挖掘各类经营要素的潜力,选择多元化的经营,谋求企业更大的经济利益。
    三是构建与软实力相匹配的企业结构。
    企业要特别关注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对危机时的风险识别、风险估算、风险避免、风险转移或自留要进行科学分析,采取多种预案和有力措施。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没有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支撑的企业扩张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往往是规模越大风险越大。
    企业结构要适应市场的需求,要适应资源和要素所提供的能量,要适应企业所经营的专业涉及的国家产业政策,企业要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影响力、融资能力、系统集成能力、企业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构建软硬实力相匹配的企业结构,有效应对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解决方方面面可能存在的难题。
    四是推进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应该看到我们不少产业中的企业是重复的、分散的、技术落后的,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结构性的低效率,在经济下滑时这类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企业各业务板块的矛盾也充分暴露,在这个时候,企业要在把握好市场规律和自身的航向上做出新的抉择。
    经济危机为企业低成本扩张提供了机会又是企业收缩战线优化企业经营结构的有利时机,优势企业要通过并购重组使优势更加集中,从而在做大做强上有新的突破。较为困难的企业要通过并购重组,实施减肥的“瘦身”战略,以减少投资的损失,所有企业要尽可能的通过剥离、收购、重组、充分激发企业存量资产、资源和经营要素的活力。
    从全国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基础,这次如果我们把渡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转化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机会,使制约产业竞争力的某些结构性问题得到解决,那么完全有可能使我国的产业和企业成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赢家。
    五是实施技术追赶战略再造竞争优势。
    我们现在的不少企业特别是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如何在“危”中找机,增加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高附加值,又是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大问题。
    应该看到机会总是照顾那些有准备的企业,能从根本上扭转被动局面的关键是创新。无论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还是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企业都要把自身摆在创新的主人、主力上,从国外企业发展史上看,不少企业之所以成为几十强几百强,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此。如当全球汽油价格上涨的时候,就有各种节油的产品技术使一些企业成了强者。当全球处在经济一体化知识爆炸的年代时,就有IT产品的企业走在前面。今天,危机的外部压力和基础要素价格出现幅度较大的涨或落,自有各种企业针对其涨落实施技术追赶,寻求产业升级、企业新生。可以这样看,经济正常时是如此,经济危机时更是如此。看谁能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寻求企业新的市场亮点和新的增长点,再造新的竞争优势从而有效地实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苦练内功,向精益管理要效益。
    应该看到我们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在不断发展、实践在不断积累,创造出了很多宝贵经验,新的智商型的企业家正在茁壮成长,但是还要看到与全球先进企业相比较,一些企业在某些方面还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差距。无论是成本控制管理,研发能力管理、质量安全管理、供应链管理、品牌战略营销管理,还是融资投资及资本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距。然而需要我们认识的差距就是潜力,在今天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苦练内功、向精益管理要效益,要可持续发展仍是一个重要命题,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市场状况好的时候,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差距表现在挣钱的多和少,效益的高和低;而在市场状况不好,全球金融危机时,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往往要表现为企业家的成和败,企业的生和死。我们企业要认识到细节可能决定成败,要努力做到精细管理;流程决定收益,要做到精益管理;人本决定未来,要做到知识管理。
    经济危机是对每一位企业家素质的检验和能力的挑战,企业家要成为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佼佼者。
    总之,我们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的各专业委员会要组织会员单位深入研讨探索,树立危机中的勇气和底气,使企业在迎接挑战中发展壮大。
    二、市场发育过程的不完善是对企业家成长的机遇和挑战
    时势造英雄,快速发展的中国将造就很多企业家,优秀经营者。我曾经讲过,一个民族,不重视企业家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国家要富强,要靠企业去创造财富,而企业要靠企业家去引领。企业家是当今时代最可爱的人,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地方如果企业家多了,这个地方自然也就发展了,如果企业家少了,这个地方的经济得不到发展。当然我们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在成长,我也看过一本书,名字叫《中国没有企业家》,他分析了中国的明、清,一直到当代。他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现在我们中国正在崛起,正在兴起商会,在北京,什么重庆北京商会,黑龙江省北京商会,江苏北京商会等等。我们中国清朝时期,最大的商会是徽商,徽商是以儒商著称,叫无徽不成城,无徽不成市,全中国到处都是徽商。徽商见证了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成长。以后就是晋商,山西晋商在全国有名。现在是浙商和苏商,商会现在正在发展。我们现在要承认我们是从商的,我们的建筑公司要勇于承认我是商人,我们的监理公司也是商人,是咨询服务商。商会的成长,就是我们企业、企业经营者的成长。当前中国可真正称之为企业家的不多,比较有名的像海尔的张瑞敏,还有联想的柳传志等,他们很有水平,有的上了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材,中国的企业家像这样的不多。我说过,中国真正的成功的企业家现在并不太多,但是中国从事企业家的行为,从事企业家工作,做企业家职能的人很多,在座的除了政府官员之外,基本上都是。企业家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条,要有经营管理方面的才能;第二条,你要有资本。没有资本不叫企业家,有了资本没有经营管理能力也不叫企业家,那叫资本家。资本加上能力才能叫企业家。应该说,建筑市场正在培育我们的建筑企业家,建筑经营者。
    (一)建筑市场发育过程是企业家成长的机遇
    1. 建筑市场经营知识的武装
    经营知识从管理科学的全球发展来看,有人说进入到第五代了,也有人说进入到了第四代。大体上说,从美国泰勒先生研究的动作管理,也叫经典管理开始。泰勒当时研究把一个人的劳动用秒表来卡,做哪一步,用多少秒,每一步加起来,最后工作完成要花多少时间,以后按照平均先进的水平制成劳动定额,对工人进行管理,看谁干的好坏,就看你完成定额的数量,按照动作进行管理。
    动作管理发展到后来的行为管理。人的行为有X行为,有Y行为,有Z行为,人的行为是根据人的需要产生的,人有什么需要呢?人的最低需要是吃饱穿暖,这是身体上的需要。之后就有了安全的需要,我吃得饱、穿得好,但是工作很危险,不安全,老出事故,谁也不愿意老在危险的地方工作,危险就要采取措施,所以人就有了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往上,又有了舒适的需要,就是工作环境要舒适,整天灰头灰脸、脏兮兮,累得要死,那不行。再往上,就有尊重的需要。人嘛,我劳动也好,我干什么也好,你要尊重我,敬重我,不尊重我,我不干。你们在民营企业工作,民营企业老板尊重你,你给他干,他不尊重你,他给多少钱也不给他干。就像媳妇和她婆婆一样,女同志有这个体会,你把婆婆哄的高兴一点,尊重一点,在你摔了碗的时候婆婆会说:俺儿媳妇真好,摔个碗挺响的;你不尊重她,你走路也不行,站着也不行,她处处找你的事。领导和同事之间也是这样,你敬我一分我敬你十分,你敬我十分,我敬你百分。你不理我拉倒,你当经理又咋的了,你与我有什么关系啊,人嘛就是有敬重的需要。最高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比如说我当监理,我的中心思想就是把这个监理工作研究透,监理事情做好,要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我当企业经理,我把企业经营好、管理好,这是我的自我实现。最高的就是自我实现,你想,董存瑞、黄继光,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目的是为什么,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革命的目标自我实现。数学家陈景润,走路撞到树上,家庭生活不能料理,吃什么穿什么不会,但是他一心钻研哥德巴赫猜想,天天研究这个数字,他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数学家,为了这个自我实现,他的低级需要都不要了,吃不饱也行,穿不好也行,别人敬重他也行,不敬重他也行,他就是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境界的需要。这就是行为管理。
    第三阶段发展到了全面管理。全面管理是以日本为典型的全面质量管理。所谓全面管理,就是全过程的、全员的、全方位的进行管理。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的工程质量好不好,与你这个办公大楼扫地的女工有关系,就全员到这么个程度,什么关系我就不展开讲了。在你大楼扫地的是你大楼的员工,前面盖的大楼与你这个扫地的员工有什么关系?这就是全员的管理,全面的管理。
    第四阶段发展到比较管理。现在实际上我们都在进行比较管理。什么是比较管理呢,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我们说站在新的起点上是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和国际上的差距。我们每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十年前、二十年前比较,现在我们发展了,这是纵向比较。个人也是这样,当你念高中的时候,你觉得初中太幼稚了,当你念大学的时候觉得中学太幼稚了,当你参加社会工作几年之后,你又觉得大学生活的时候我们太不懂事了,太幼稚了。只是纵向比较不行,还要横向比较。我们说中国发展了,但是我们中国的小康生活是不完备的,是初步的,是低水平的,这是跟国际上比较,这就是横向比较。除了横向比较,还要从本质上进行比较,开放的实质就是比较管理。对发展关键要素、环境等进行比较差在什么地方,优势在什么地方。这是比较管理。
    现代管理是文化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电脑管理。现在已经进入到知识管理的时代,当今人类社会的知识处在爆炸的状态,每年知识都在增长,老同志稍不学习,就会出现新的文盲,过去的文盲是不识字的人,而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新的文盲是不肯学习的人。现在要无纸办公,信息畅通,而且对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都要有纵深的了解,进行知识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
    什么叫知识管理,怎样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很多知识我们还很外行,但是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对知识进行管理,将会教育或者说武装着我们每一个企业经营者。我们的企业经营者,无论是个体经营者、国有经营者,都在知识经营的过程中、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在不断的提高自己。我们的平均水平都在提高,已经不像过去简单的老板而是人性化管理,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还要自觉担起各种社会责任。
    当前,要特别注意实施人性化管理。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人性化管理风格的实质就在于“把人当人看”,从而使得员工愿意怀着这种满意或者是满足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进而直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著名经济与管理学家阿里·德赫斯(ariedegeus)从自己在皇家荷兰壳牌集团公司38年的工作体验及对世界上能幸存并寿命很长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后,也提出这种宽容型的人性化管理其实正是新经济形态下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也是世界上许多企业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并成为“长寿企业”的活力所在。管理者应该意识到,管理的唯一目的不是企业利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理想境界。在当今社会,更多企业都在将过去那种机械式、制度式、条例式、家长式的管理逐步向人性化的管理改进以适应新经济的要求。根据员工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断创造优异的工作业绩,为达到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这是人性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我们不难看出,人性化管理扬弃了传统的“以人为手段”的管理理念,而面对一个“完整”的人,不仅仅是他们的技术和能力。企业应认识到员工的需求和愿望,承认他们对于归属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倾听和理解他们意见、建议,通过让他们参与对企业发展、内部管理和其他重大事项的决策,将有利于塑造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有利于形成企业牢固的凝聚力。
    2. 建筑市场经营能力的锤炼
    商场如战场,是没有常胜将军的。我写《建筑经营学研究》的时候,专门写了一章“经营失败”。常胜是没有的,我们国有企业过去有个毛病,要求国有企业经营者都要常胜,败一次就不让干了,那不行。如果十个项目,六个败了,四个成功,那不咋地;六个成功,四个败了,还是不错的企业家。百分之百都要成功,那很难。没有经历失败的锤炼,怎么行。人家说失败是成功的妈妈,你不能忘记妈妈的教育,你不能老失败。我们的企业从小到大,就是实践的过程,不是老师在课堂所讲的东西,是我们实践的运作。每一个经理、每一个总监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统一的模式。如果谁讲模式,那是骗人的。张经理和王经理,性格不一样,有内向的,有外向的。工作经历也不一样,但成功也不一样。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有各自成功的诀窍,各自成长的道路。但是有一条,他的能力在锻炼中提高。我们办一个监理公司,办一个建筑公司,一是求生存,二是谋发展。在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中,经营者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有些企业刚开始是小公司、家族式企业,弟兄两个或夫妻两个开个店,发展到一定规模,家族式企业远远不能适应,必须要规范运作,也就是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我们有些国有企业也是如此,还保留传统的国有企业模式,什么叫企业做大做强,什么叫大,什么叫强?我们国有企业过去大,什么大?级别高,我这个企业是县团级的,你的企业是科级的,我们企业还有副部级的呢,那就叫大企业吗,其实不然。还有的企业人多,我的企业5000人,你的企业500人,那我是大企业,你是小企业。都没用,我说过,一些大企业,一分钱没有,小企业还能拿点钱出来呢,大企业空壳子,还赔钱。人多有什么用。我们过去说过人多力量大,但是人多还有不利的一面,看怎么使用,从什么角度来说了。中国人多,如果充分尊重人,敬重人,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中国人的力量大了。如果不搞计划生育,那人多了是灾难,所以要搞计划生育。我说过,中国现在如果是5亿人口的话,那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富的。我担任建筑业司司长、总工程师的时候,到国外考察,人家问我,我说我们建筑业有四千五百万人,人家一听吓一跳,说我们全国人口都没这么多。所以人家就说我是中国最大的包工头。但是也有灾难呀,要从安全的角度讲,在现场施工,多一个人就多一份不安全的因素。
    我们如何求生存谋发展?真正的大企业应该是财团式的企业,不管你干什么,你要发展成为财团。比如说香港的李嘉诚,日本的松下幸之助,那都是财团。松下幸之助是兄弟两个搞自行车车铃起家的,现在成为电器王国,成为财团。大企业没钱怎么能叫大企业?所谓的大企业、强企业是经营能力强的企业,别人干不了的你能干,别人做不了的你能做,你是高水平、大规模的,是品牌式的企业。我们说中国当代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到外国去,多数商场都有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产品,但是中国的品牌太少,中国是制造大国,品牌小国。中国什么时候成为品牌大国,中国才能强大起来。所以现在我们要搞全民创新、创新型国家。我们搞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搞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我们的企业要在创新中成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创新,否则不行。一件衣服,同样的布料,都是中国工人造的,一个车间做的,挂中国的牌子,卖200元一件,挂上外国的品牌卖20000块钱,差多少?凭牌子换效益,我们的品牌太少,包括老字号品牌。前几天别人发短信跟我开玩笑,说云南思茅市改为普洱市,现在到处宣传这个普洱茶的功能,根据这个例子,建议中国政府把北京市改成烤鸭市,把山东省改成大葱省,把天津市改成狗不理市,黑龙江省改成红肠省,说这就是我们的品牌,这样可不行。真正的品牌不是靠吹牛吹出来的,或是吃老本吃出来的,而是创新创出来的。我们的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依靠自己的优势求生存谋发展,同时,我们企业经营者也在不断锤炼中成长。
    3. 建筑市场中经营者的自我完善
    市场是要讲人文的,讲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现在报纸上出现最多的四个字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是以人为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简单的说两句话:一个是一切依靠人,一个是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成长,为了造就一代新人。我们办企业干什么呢,办企业也是以人为本,企业的服务、产品是为了人,为了本企业的员工,为了社会的人,企业怎么发展靠企业的员工,靠企业的人。这也锻炼着、锤炼着、教育着我们的企业经营者。我们经营者有很多成功的典范,也有很多惨痛的教训。人家说我们中国企业,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一批“胆商”,胆子大就能赚大钱,一个晚上就能赚大钱。有的从监狱中放出来,有的受过什么处分的,有的是当时不得势的,胆子大,敢干,倒卖,一下子就干成了。有的昨天晚上从海南通过关系买了一块土地,明天早上一卖,成为千万富翁。“胆商”是垮掉的一代,有的蹲了监狱,有的跑到国外,有的无声无息,极少数的还在成长,但是垮掉的多了,像禹作敏等等,我不一一举例。改革开放中期中国崛起了一批“情商”。靠关系,靠感情发家的商人,当时国家实行双轨制,有计划内价格,计划外价格。如果通过关系拿到一批计划内钢材,往市场一卖,挣大钱了,明天早上就成富翁了。两种价格,计划内价格,计划外价格,所以出现了“官倒”,“官倒”就是官商勾结。这帮商人,我们说他们是挣扎的一代。因为现在两种价格没有了,还在治理商业贿赂。当然还有一些人,胆大妄为,包括陈良宇,包括北京的那位副市长,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个别的女老板买通,导致自己的政治生涯结束,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是很残酷的现实。从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开始,中国兴起了一批“智商”,像刚才我说的柳传志、张瑞敏,还有很多,这些智商,用智慧和才能,靠聪明才智经营企业,使企业发展壮大,使自己不断完善。这一批智商,我们称之为中国正在崛起的一代,胆商是垮掉的一代,情商是挣扎的一代,智商是正在崛起的一代。中国需要这一代人,需要这一批懂管理善经营并且特别注重自我完善的人群,这是中国最宝贵的财富,最稀缺的资源。
    (二)市场挑战企业家的健康成长
    1. 过度竞争的挑战
    现在应该承认中国的建筑市场,仍然是供求关系很不平衡,或者像大家说的叫“僧多粥少”,难免有过度竞争,往往出现以压价、垫资、拖欠等为代价,牺牲建筑企业、监理过多的利益而赢得项目。竞争存在不公平、不公正,领导干部干预、地方进行保护等行为,在竞争过程中,又存在着种种商业贿赂,通过商业贿赂,进行不正当竞争、不平等竞争,同时因为市场诚信的缺失,使竞争没有良好的秩序,这些现象的客观存在,对每个经营者都是一个挑战,你要怎么做,如果人家贿赂,你也贿赂,人家不正当,你也不正当,用不正当对付不正当,那可是一个企业家成长的歧路。
        现在不诚信的表现很多,一个是吹、还有一个是赖,再一个是假,到处都有。吹牛,能吹就吹,你看那个广告,房地产广告也是如此,这房子一建、小区一建,这广告就做上了,吹的了不得。挖了个坑,放了点水,就说本小区碧波荡漾,水景豪宅。有些领导也在吹,不大的县城也吹,让本县城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本县城,还要建成国际化大都市。什么叫国际化大都市,你知道吗?能吹就吹,反正吹牛不犯罪。吹的现象实在太多,现在包括五星饭店的南瓜,南瓜是好,哪都是营养,把这个南瓜吹的,又是降血脂,延年益寿,又能美容什么的。我们小时候在农村吃南瓜都吃伤了,一天三顿全是南瓜,现在就吹到了这个程度。吹牛的还有很多事例,有对夫妻在县城开了一家饺子店,不叫饺子店,叫饺子城。别人在旁边又开了一家饺子店,饺子城就小了,叫饺子世界。不大一个小公司,也叫个集团,小公司的经理都叫总裁,还有董事局主席。我去过日本的竹中工务店,是一家大型建筑公司,每年完成120亿美元的建筑产值,人家就叫个店,在世界各地有分店。我们呢,不叫个大名字,不叫个集团什么的就不行,名字叫多大水分就多大。
    还有赖,现在建设垫资,赖账现象很多,不讲诚信。过去的三年建设部花了很大的力气,解决拖欠工程款,应该说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我们到美国去学一学,到美国等发达国家看看人家拖欠工程款怎么解决,人家问“什么叫拖欠工程款哪?”“那就是干活不给钱。”“啊,干活不给钱很简单,蹲监狱呗!”我们中国赖账可不蹲监狱呀。现在政府帮着清欠,维护农民工的利益,他们就赖。
    假的更不用说了,太多了。计划经济年代,我们要买东西,买粮有粮票,买布有布票,买烟有烟票,是短缺经济,商店的东西大部分是样品,能看不能买。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不大的小县城也有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皮货。但是后面还有一句话,什么都有,什么都有假的,做假做得非常好。小孩子喝的牛奶有假的,专家入口有假的,会计做假账,评估有假的,文凭有假的。还有假药,遇到了等于看病提前送终嘛。人家给我发个短信开玩笑,说国家医药总局的郑筱萸当局长,批了不少假药,被判死刑。这个死是怎么死的,不是用枪打死的,用打针把他打死的,注射执行。开玩笑说,第一针没打死,第二针还没打死,郑筱萸急了,说你别打了,你把我掐死得了,这个药就是我批的。造假呀,假的太多。
    种种不诚信问题、不平等竞争,在考验着我们每一个经营者。我们要经得住考验,能掌握全局,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2. 经营风险的挑战
    我们的风险意识不强,只想成功不想失败,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中,风险是一门科学,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掌握了风险的人,才能很好地经营。我们要研究风险识别风险,区分风险的种类:质量风险、科技风险、社会风险、信用风险等等,如何认识风险、识别风险、规避风险,使风险减到最低的程度,使风险转嫁到能承担风险的部门,那就是保险和担保。不研究风险不行,风险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没有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发展意识,只满足于成绩,满足于现状那不行。国外的大企业,相当大,说破产照样破产,我们中国现在企业破产还没到时候,我们有的企业就是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的还不错。经营风险在挑战我们,要想干大事,风险就大,要想把企业做的大,风险就大,这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3. 多元文化的挑战
    最近我给他们项目管理委员会讲了一次,项目文化,我给他们讲了当前项目文化的概念、项目文化的挑战。中国当前处在多元文化的情况之下,都有哪些挑战呢?
    如不良潜规则的挑战。不良潜规则实在太多,所谓潜规则不是法定的,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比如说,有人认为,干工作,干事情,认认真真的埋头苦干,不会溜须拍马,就难以得到提拔,凡是提拔的干部大多是找关系的、走后门提拔上来的,不找关系,不走后门提拔不了。还有一个是无利不起早,无钱不办事,有钱乱办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现象,这就是一种不良潜规则。还有诚信体制不完善,像刚才我讲的,吹呀、赖呀、假呀。还有一个扭曲的人际关系的挑战,人是社会的人,现在我们讲和谐,中国最早的孔老先生讲的“仁、义、礼、智、信”,关键是个“仁”字,“仁”,左边“人”字旁,右边是“二”,就是他人和自己、人和他人的关系。我们说,跟你一起共事的人没有完人,人人都会有缺点、犯错误,作为你的父母,作为你的儿女,作为你的丈夫、妻子,作为你的领导、被领导,这些人,都会有缺点、都会犯错误,没有缺点、没有错误的人是不喘气的人,是死人。往往跟你打交道的人,都是有缺点有错误的人,关键看你怎么对待别人的缺点、错误。应该说文化,是人际关系的文化。有的文化,是桥牌文化,是密切配合的文化,会打桥牌的人都明白,中间是一个帘子,你叫牌,我应牌,从你的叫牌、应牌,大致知道你手里是什么牌,你需要我出什么牌,是密切配合、配合默契的文化。还有一种文化,是围棋文化,围棋怎么下,谁围的空挡越多,把棋子拿的越多,谁就赢,是敢于牺牲自己的文化。还有的文化是“麻将文化”,怎么打麻将呢,看住上家,瞄准对家,防着下家,我不和也不让你和,你要这个牌,非不给你,我还没提拔,你怎么提拔了,这个事我没做成你怎么做成了,总在嫉妒别人;还有一些人,你比他强,他嫉妒你,你比他差,他笑话你,怎么也不行;还有一些人,在这个班组,说这个班组不好;身在河北,说河北不好,说山东好;身在中国,说中国不好,说美国好,这是扭曲人际关系。胡锦涛总书记讲过,要形成一个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氛围。我们说氛围造人,好的氛围能使人勤快,能使人聪明;坏的氛围、差的氛围,使人想干事也干不成事,不能干事。
    4. 庸俗习气的挑战
    所谓庸俗习气,就是很庸俗、很低俗的习惯,讲哥们义气,为哥们兄弟两肋插刀也不怕,不讲法律,讲关系,讲老乡,不讲规章,不讲政策,没有团队精神。还有见物不见人的挑战,我们往往办事的时候,只注重事情,不注重人,当经理、当经营者、当监理要管工程、管机制,经理的品质怎么样,他能不能团结人,能不能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
    什么叫领导,漂亮地讲,服务就是领导,有没有道理呀,有一定道理。要我说呀,有跟随者才叫领导,没人跟随你,你是一个光杆司令,叫什么领导,有人愿意跟着你,不是被迫的、无奈的,愿意跟你去干,那你才是领导。毛主席也说过,当你走在群众前面,走的太远的时候,你是盲动主义,当你落在群众后面太远的时候,你是尾巴主义,你要身在人民群众中间。日本的松下幸之助说过,什么叫经理,经理是给员工端茶倒水的人,而我们有些经理在员工面前是吆五喝六的。世界上很多企业家有一个信念叫爱你的员工吧,你的员工会加倍地爱你的企业,这就是正常人际关系。爱你的员工吧,叫爱抚管理,世界上很多大企业实行爱抚管理。
    中华传统,民族文化有很多精华,但是民族文化也有糟粕,比如当官就要捞钱,福建一个腐化的县委书记,当宣判他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当官不为财,请我都不来。县委书记这么个信念,能不腐败吗?世界上的文化,有先进文化,有糟粕的文化。当我们开放的时候,苍蝇、蚊子都放进来了。世界上有很多拜金主义,这是资产阶级世界观。资本主义不全是这样,也讲仁义。我们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人不能把金钱带入坟墓,但金钱能把人带入坟墓。我们相当一些腐败分子都是被金钱带入坟墓的。有些人收到来历不明的钱,放在家里怕偷,带在身上怕抢,存在银行怕查,用纪检监察的话来说,是得了一种病“腐癌——腐败的癌症”,同得癌症差不多,活遭罪。一旦败露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身败名裂,这样的事例不少。
    5. 经营理念的挑战
    经营有新的理念,比如,统筹发展的理念。工期统筹,就要把总工期和阶段工期相统筹。效益统筹,就要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相统筹。
    需要把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相统筹,我们绝不能光顾自己企业发展而不承担社会责任。现在国际上已经提到标准的统筹,如SA8000是社会责任体系,它的含义就是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的因素,如果一个企业产品很好,全球销售,但是人家发现你这个企业用了两名童工,或者这个企业排放了污水,那你这个企业的产品全部退回,你要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个体系是ISO9000体系,就是质量保证体系,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三句话,第一句,就是企业经营者应该说的必须说到;第二句,就是说到的必须做到;第三句,做到的必须记下来。或者倒过来说,记下所做的,做你所说的,说你应该说的。不容易呀,回想一下我们每个企业经营者,我们是否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喊了不少口号,该说的还没说到。第二句话,说到做到更不容易,很多人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到并没有做到。做到记下来也不容易呀,我们遇到大检查,安全记录修改多少。最典型的一件事,我作为组长到青海省检查一个化工装置的安全,当时是国务院组织的,我说把你们的记录拿给我看,看完以后我就火了,我说把你们的厂长找来,我说你看看你这个记录,现在是下午四点半,晚上九点半的纪录都填好了,你们这些人还坐在这里干什么?我们很多企业都是该记的不记下来,到时候补记录,修改记录。
    第三个体系就是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叫ISO14000体系,什么叫安全?我们说安全就是要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因素,两者一交叉就出安全事故,他不交叉就不叫安全事故。比如,有一个吊车吊东西,在吊车的运转半径内没有人,人处在安全状态,不会出安全事故;或者人站在吊车的运转半径之内,但是吊车本身是安全的,东西不会掉下来,也不会有安全隐患。当人处在不安全状态,站在吊车的运转半径之内,吊车也处在不安全状态,东西掉下来,砸到人,就是安全事故。我们就要考虑如何消除这些不安全的种种因素。
    第四个体系是OHSAS 18001体系,即环境健康安全体系,职业健康体系。安全永远是一个重大问题。我当纪检组组长也抓安全。只要企业发生了3人以上因工死亡事故,就得快报给我。这是国务院抓的廉政建设的重要方面。作为共产党的干部,我们的企业经理为了人命抓安全,这是我们廉政勤政和考核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有很多市长、区长,在安全上不能履行责任政府的职能,而不得不被停职或免职。
    就项目管理而言,经营理念上还有很多内容。项目很关键,所有的城市的发展是通过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来实现的,所有的企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它的效益也是通过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来实现的,所有的建设经营者,我们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技术人员,我们的经营者是从项目上锻炼成长起来的。很多大学生毕业,找关系想安排一个机关单位,我说你不如到项目上去。我写了一本书,叫项目管理的十大理念。这十大理念有服从全局的理念、统筹协调的理念、人力资本的理念、文化致胜的理念、标准化建设的理念、经济评价的理念、善用咨询的理念、风险管理的理念、阳光运作的理念、四大成果的理念等等,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谈了。
    6.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席卷到每一个国家。我们加入WTO以后,第一,我们很多管理方式都要逐步按照国际惯例来进行改造,按国际惯例办事。第二,我们要走出去,放眼世界市场。中国的建筑业迟早要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尽管今天你还在北京、在石家庄干工程,但你要看到中国的市场已经是国际市场很重要的一部分,你也是在国际市场工作,按照国际惯例干事。人要有世界的眼光,不能眼光短浅。我们有些人,“胸围”太小,总是记着,朋友的朋友是朋友,朋友的敌人是敌人,这可不一定。要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特别是经济科技发展的角度,认真学习。今天的文盲是不肯学习的人,我们要建成学习型的社会。美国要建成人人受教育的学习型社会;德国要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日本大阪要建成学习型城市;新加坡提出了“智慧王国——2005”全民学习计划;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把共产党建成学习型政党,要创办学习型组织。
    我们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瞄准全球市场的同时,也要注重现有的市场,全球是一个大市场。在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地球已经成为地球村,并不遥远。我们在一个村子里生活,在一个村子里工作,要有这样的胸怀,要有这样的战略性思维。我们有些企业并不太重视企业发展战略,只是过一天算一天,国有企业领导人还有一个短期行为,本人本届任期内做什么,期满了我就不管了。民营企业不是这样的,要考虑明天的发展,后天的发展,要用战略思维考虑企业的长远寿命。企业既要是长寿的,还要是健康的。没有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心胸很狭隘,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出息的企业,肯定是短命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特别需要注重学习的时代,尤为强调经营者要把握建筑市场发展方向。企业经营者必须不断总结行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未雨绸缪,掌握主动。分析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趋势,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化分工趋势。建筑业和勘察设计业的专业化分工将越来越细,建筑设计与施工的专业化协作、社会化大生产特点将更为明显。人类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专业化分工协作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倍提高创造财富的速度。目前我国建筑企业这种总承包企业数量大大多于专业承包企业数量的“倒金字塔”状况是不合乎规律的,但也是与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因为专业分工协作需要健全的制度安排,需要良好的社会诚信支持。如果一个总包商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寻找合格的分包商,花很大的力气监督分包商能否履约,处理合同纠纷,也就是市场交易成本大于他的企业组织成本时,他可能更倾向于自己组建这样一个专业分公司,这也是我国企业长期的组织经营模式。随着我国各项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交易成本的降低,专业化分工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和加快。
    二是前期介入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随着工程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项目实施的各种风险陡然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分阶段、分主体,以互相牵制、互相制约为特点的项目实施方式已不适应,业主更倾向于依靠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与有实力的公司建立伙伴关系,优势互补,共同实现项目目标。业主需要的是包括前期策划、项目融资、项目实施和运营服务等在内的成套服务。所以,要获得大型项目的标的,获得利润丰厚的标的,必须从前期就介入。
    另外,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也将是大型项目实施的合同趋势,这种模式将甲乙方之间的合同关系和市场交易成本,转变为主设计与主承包企业内部的计划命令关系和组织成本,对于确保工期,处理复杂的工程逻辑关系大有好处。
    三是信息技术将更为深刻地影响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信息技术使人类收集、处理、使用信息的速度提高,成本降低,使原来许多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在管理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原来企业以层级控制为主,信息竖向流动为主,转变为竖向和横向同时流动,达到信息的充分共享,决策主体多元化,也使企业的组织扁平化,扩大企业主管的管理幅度;对于目前一些企业存在的项目管理“诸侯割据”状态,信息技术可以将项目的计划、成本、材料、技术等管理在公司平台上充分整合,克服资源沉淀在项目上的弊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在技术上,信息技术能够使设计施工阶段信息充分共享,实现协同设计、协同施工,并实现实时控制、远程控制。总之,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它改变了人类对信息和知识的管理方式,从而也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
    四是产权制度改革是建筑业企业迈不过去的一道槛。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构建合格的市场主体,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理性经济人,使企业能够以成本—收益权衡为基础作出决策,不会明知项目要亏本,要拖欠,仍会为了一些非经济因素、或者为了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而接工程揽项目(资料表明,被拖欠款最严重的是国有建筑公司,民营企业要好得多!)。当前,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上,业主和承包商都存在非经济人的现象,特别是国有投资项目的业主表现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在国外也存在!)。因此,规范市场秩序,首先要构建合格的市场主体,当然,作为最基础的环节,就是首先使承包商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欢迎大家转摘!转载须注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网(www.CCMSA.com.cn)谢谢合作!"


站内搜索: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