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早在1963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企业中安全
工作的几项规定》中已明确规定: “电气焊工属于特殊工种,
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准许操作。” 这
是因为焊接与切割作业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稍有不慎,
轻则伤害操作者本人、他人及造成周围设施的损害,重则造
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
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安全事故,虽不及煤矿作业安全事故
现场抢救那样艰难和牵动人心,但其涉及行业宽、作业人员
多、操作场所广、事故频发高,是煤矿作业安全事故所不及
的;虽不及交通事故那样频繁、更为接近人群、更多见诸报
端,但其特别重大事故造成的人员、财产巨大损失触目惊心,
甚至震撼全国民众,也是交通事故所不及的。特别令我们这
些焊接与切割行业从业者难以忘怀的是:2000年12月25日,
圣诞夜,因非法施工、违章电焊作业,酿成河南洛阳东都商
厦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竟致30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75
万余元;孰料时隔10年,2010年11月15日,在大楼节能综
合改造施工中,又因违法、违规电焊作业,酿成上海静安公
寓大楼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致58人遇难,71人受伤,直接经
济损失高达158亿元。直面行业内这些特别重大事故,痛定
思痛之时,近些年来,一个个焊接与切割违法违规作业酿成
的火灾、爆炸、触电、烧伤烫伤、高空坠落、弧光伤害、物
体打击、机械伤害以及有毒气体中毒等事故,浮现于眼前,
撞击于心灵,一种重大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促使我们应当以
图文并茂的形式,一一实录这些焊接与切割违法违规作业的
安全事故,并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事故预防的措施和
减少事故损失的应急方案,让这些惨痛事故变成安全教育案
例,并编写成为《焊接伤亡事故案例分析与对策》一书,警
示传递,形成宝贵财富。
我们知道,迄今尚未见到一本有关焊接安全事故案例分
析与预防的专著。我们清楚,这是一项生产现场案例调研、
文献搜集整理、专家咨询、操作者座谈、求证求实且其过程
十分繁复的技术工作与文字工作。坚定我们完成本书编写工
作的信心是:在编写过程中不断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尤其是
来自焊接与切割作业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者和操作者的支持
和鼓励;还有,发自我们内心的责任感一直在不断激励和鞭
策我们编写好本书。
我们期望每一位焊接与切割作业从业者,无论是设计人
员、工艺技术人员、现场操作者,还是管理者、安全生产管
理者,都能够从本书的每个惨痛案例、每个血的教训中,感
受到警示和震撼,树立和增强对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企业安
全管理制度的敬畏,在工作中一丝不苟地执行,确保焊接与
切割作业安全。
我们期望焊接与切割作业操作者,能够从本书的一个个
事故案例中,汲取教训,珍爱自己的生命和身体,认真学习
Ⅱ 前言
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知识与技能以及企业焊接与切割作业安
全制度,牢记并切实执行各项规程安全操作,决不违规操作。
我们期望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者,能够从本书
的一个个事故案例中,汲取教训,尊重生命,珍惜财产,敬
畏自己的安全生产管理岗位和安全管理工作职责,牢固树立
安全管理意识,制定并切实有效贯彻执行符合国家安全法律
法规的企业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制度,确保焊接与切割作业
的安全。
我们期望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老师,能够
从本书的一个个事故案例中,获得更好的教案,取得更好更
有实效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成效。
上述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生产的社会需求以及我们的期
望,正是我们编写本书的初衷和主旨。期待本书问世后,社
会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我们的期望能够得以实现。
编写本书,历时一年有余,通过生产现场调研、文献搜
集、专家咨询、操作者座谈,从200多个焊接与切割作业安
全事故案例中,反复求证求实,整理并选编7出100个案例成
书,其中,火灾事故27个案例,爆炸事故16个案例,触电
事故17个案例,烧伤烫伤事故13个案例,高空坠落事故9
个案例,弧光伤害事故3个案例,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事故
12个案例以及有毒气体中毒事故3个案例。
编写本书,第一,重在以案例的求证求实、预防措施和
应急措施为主、管理者责任和操作者责任分明;第二,案例
叙述程序统一规范,每一个案例均按照事故经过、事故原因
Ⅲ 前言
分析、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依次阐述,凡有公开处理结果的
也一并列入该案例中;第三,标题醒目,突出重点;第四,
文字精练,图文并茂,简明易记。
编写本书,与其说付出了脑力和精力,不如说付出的是
痛楚中的煎熬,穿越于近百个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事故案例
之中,面对这些事故里几百位逝者和无数伤残者,内心阵阵
痛楚涌动,久久难以抚平,直至完成本书,才使我们得以解
脱。我们深深地悼念这些不幸的逝者,是他们的宝贵生命为
后来的焊接与切割作业从业者换来了警世的教训,愿读者和
我们一起从中彻悟。
本书在调研和编写过程中,受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指导,得到北京市财政局的资
助,由北京市机械工业局技术开发研究所主办与组织,得到
合作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信息网委员会的大力支
持。本书由徐大盠、杨泗霖任主编,尹敏达、刘玲任副主编,
闫玉芹、张秀英、汪士治、胡西南、耿永昌、邓建国、董春、
杨国栋、陈宏仁、史明亮等参加编写,插图由侯梦晗、赵彦
超绘制。
鉴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